黎平大力構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基地
據貴州日報消息 黎平縣直面珠三角、背靠大西南,毗鄰湖南、廣西,是西南前沿的“金三角”,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隨著國家宏觀調控以及東部產業升級戰略的實施和深入,黎平不斷深化省委、省政府提出“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戰略,積極做好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承接,進一步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發揮優勢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充分借助地緣、人緣、資源優勢,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2009年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2.87億元。目前,全縣工業企業22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
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首要的問題是要找準與東部的對接點。黎平依托相對富集的自然資源條件,做好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對接:一是依托本縣豐富的水、電、礦產、農產品資源,吸引東部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二是依托本縣市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落戶黎平,消化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
承接平臺主要以工業園區建設為重點,依托黎平機場和“黎平至洛香”高速公路進行產業規劃布局,有針對性地引進大進大出的產業,著力打造縣城旅游生態工業園區、洪州—中潮—皮林工業帶。目前,兩大工業區已入駐林工、營林、電冶、植物油加工、糧食加工、中藥材生產、旅游開發等企業48家。2009年完成工業產值7.6億元,完成稅收3800萬元,解決就業人員3700余人。
建好通道縮短交通距離,做好黎平至洛香高速公路建設的同時,積極配合貴州做好成都至廈門高速公路、貴陽至廣州高速鐵路的建設。同時,黎平旅游支線機場建成運營,廣東、湖南、廣西的大中城市都處于黎平1小時航程范圍內。黎平打通黔東南北上成渝經濟圈、南下珠三角地區、環北部灣經濟區的快速通道。
優化環境確保企業發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關鍵是要有良好的環境,建立寬松優惠的政策環境。黎平在用足用夠國家、省、州現行的政策同時,結合縣情研究出臺了新形勢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更大范圍,更廣深度地吸引外商投資。先后出臺了《中共黎平縣委、黎平縣人民政府招商引資若干規定》、《中共黎平縣委、黎平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我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意見》、《黎平縣生態工業園區招商引資若干規定》、《“一站式”審批制度》等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加工業區內電力、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投資企業“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
未來幾年間,黎平將以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大力建設具有民族化、生態化、現代化特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培育污染低、效益高、帶動強的工業經濟,扶持以綠色有機食品生產為主導的農業產業,發展以原生態侗族文化為代表、休閑度假為方向的旅游服務業,推進經濟跨越發展。
(吳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