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趙克志集中回復7條網友留言
【網民留言】
尊敬的趙省長你好:
我是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九莊鎮新大街的一位村民,現在是你的一位網民,我這次留言是想請你這位父母官為我們九莊人民完成我們這幾十年的愿望。我們九莊鎮是息烽縣最窮的一個鄉鎮,我們這里沒有礦產,也沒有工業,老百姓的生活就靠農業為住,做生意也是靠農民到星期六上街趕場買點東西。我們多麼希望我們的九莊發展快一點,發展大一點,我們這里的老百姓太窮了,要想改變我們這里的落后面貌,最主要的是把九莊到金沙這條河架一座大橋公路連通九莊鎮的面貌又是另一種局面了,公路橋梁一打通九莊的人口流動量大增經濟就搞活了。我們就希望你這個父母官在任時能把我們的這個愿望早點實現。如果這個大橋不能連通我們九莊永遠也翻不了身,九莊的城鄉建設永遠也不會增大,再說目前在街道邊土地,土管部門不審批他,她們將來要賣高價錢,所以九莊到現在還是一個小小鄉鎮,省長你有時間可以來九莊到黃沙河邊考察一下,到九莊鎮來調查我給你說的這些,我們希望你能早點為我們九莊的千千萬萬的人們實現這個百年夢想,謝謝你了趙省長。我們九莊人民永遠會記住你的。
答復意見:
網友您好!
據調查,您所在的九莊鎮位于息烽縣城西北部,距縣城33公里,與礦產資源豐富的金沙縣僅隔一條烏江,是息烽縣一類貧困鄉鎮,全鎮總面積114.36平方公里。連接息烽縣與畢節地區的黃沙渡口是兩地的重要出境碼頭,年貨物吞吐量達53噸,客運流量40萬人次以上。您希望建一座從九莊鎮到金沙縣的橋梁通道的想法,也是貴陽市多年前的設想。當初,貴陽市計劃在黃沙渡口修建一座橫跨烏江,連接息烽縣九莊鎮和畢節地區金沙縣的大橋,為地方經濟發展打通交通運輸“脈絡”,但因修建大橋需解決的工程量較大,資金籌集困難,最終未能實施。
目前,根據貴州省高速公路網布局,計劃修建的江口至都格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江都”高速公路)將經九莊鎮到達黔西縣,黔西縣到金沙縣的高速公路是望謨至赤水高速公路的一段,如“江都”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九莊鎮到金沙縣的交通將十分方便快捷。因“江都”高速公路項目的工程設計方案尚未最后確定,故貴陽市將待“江都”高速公路項目設計方案落實后,再綜合各方面情況考慮該橋的建設問題。
最后,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歡迎您多給貴陽市的各項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2011年6月15日
【網民留言】
尊敬的趙省長:首先感謝您對貴州人民的付出,在此也祝書記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我是一位在外工作的黔東南州黃平人,2010年國慶期間回老家看到黃平到谷隴的通鄉油路在進行路基平整而后鋪油路,心里暗暗高興,心想這下老鄉們將可告別爛路的時代。2011年春節回家看到鋪了半程的油路(因為過年停工),可油路面的厚度都沒有兩公分厚,車子一走石子路又裸露在外,整個路面就像在白紙上涂墨一樣,看到此先前的高興只能變成了悲哀。
最近和老家的人通電話,問起這事,聽說過年后到現在都還沒有動工,已經鋪了一半的油路都已爛得不成了樣子,都是國家拿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希望首長您在百忙之中關注一下,謝謝!!
一位時時關注家鄉建設的游子
2011 5 31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感謝你對家鄉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關心。對你反映的問題,貴州省公路局高度重視,立即委托黔東南州交通運輸局進行了調查。2011年6月14日,由黔東南州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和黃平縣人大、紀委、縣委督查室、縣交通運輸局、黃飄鄉人民政府等有關人員組成檢查組,對項目全線進行檢查,并用挖坑檢查的方式檢測了24處55個點的油面厚度,其中合格點數52個,合格率為94.5%,符合相關規范規程的要求。年前,網友所看到的石子裸露路段應該是只完成下封層的路段,目前已全面完成,歡迎網友再回家看看。年初,由于受凝凍天氣的影響,瀝青表面處治面層施工進度較慢,預計6月底該項目將全面完工,建成通車。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網民留言】
趙省長
您好!我是晴隆縣馬場鄉魯迫村的村民。現在滬昆高鐵修經這里,晴隆縣國土局給出的征地補償標準才24040元/畝,我們被占用的確實是水田呢!嚴重的侵害了村民的根本利益,我們世代為農,我們靠土地維持生活,一旦我們失去土地,我們的基本生活都沒法保障,高鐵是利國利民的工程,我們是非常的支持,但在我們積極支持的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考慮我們利益,要讓我們的長遠生活有保障,世代有飯吃!現在的補償標準遠離我們的實際年產值,況且現已施工半年多!但征地補償手續未辦理!..希望趙省長在百忙中能抽出時間來關注下我們,非常感謝您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就你提出的問題答復如下:
長昆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經貴州省發展改革委以發改基礎〔2009〕1901號文件批復。目前,該項目晴隆段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41.2畝,均按相關規定辦理了先行用地手續。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晴隆縣政府編制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馬場鄉魯迫村及全鄉范圍內逐戶進行了預征公告,被征地農民在規定時間內對擬征地補償安置未提出異議。征地補償標準嚴格按照《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各縣市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的通知》(州府辦發電〔2011〕221號)補償標準執行,其中,耕地36.06萬元/公頃(24040元/畝)。同時,為體現同地同價,地類不分水田和旱地,統一按水田進行補償。晴隆縣還采取多種途徑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一是采取貨幣安置,一次性足額支付安置補助費,鼓勵有一技之長的自謀職業;二是按照《晴隆縣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暫行辦法》,符合社保安置條件的納入社會保障安置。
下一步,我州將認真貫徹執行《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工作的通知》(黔辦發電〔2011〕50號),加強征地拆遷管理,抓好各項補償安置政策的落實,確保被征地拆遷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另,滬昆客運專線(貴州段)項目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已經國土資源部復函批復,正式用地報件材料已報送國土資源部審查。征地補償標準符合國家和我省有關規定,征地補償方案經貴州省國土資源廳會同貴陽、安順、六盤水、黔東南、黔南、黔西南和銅仁各市(州、地)及貴昆高鐵貴州項目公司聯合審核,符合國家和我省有關規定。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網民留言】
羅甸縣地處貴州邊遠貧困山區,現在通往州府都勻、省會貴陽的通道確是一條不三不四而且是解放初期建設后經改成油路山區公路,交通的欠以達一直是羅甸經濟發展的障礙。請書記關心一下羅甸三十三人民的經濟發展的生命通道。二級路最適合、老佰姓實惠。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就你提出的問題答復如下:
羅甸縣與省會貴陽的連接公路為省道S101,長約145公里,其中49公里為二級公路,96公里為三級公路;與都勻市的連接公路由羅甸經平塘至獨山的省道S312以及獨山至都勻公路組成,其中,羅甸至獨山段長約152公里(16公里為二級公路、136公里為三級公路),獨山至都勻段有蘭海高速G75和國道G210兩條公路連接。以上公路均為瀝青(或水泥)路面,路況總體較好。另外,羅甸縣與廣西的連接公路為省道S101,為二級公路,瀝青路面,已于2010年建成通車。羅甸縣與周邊的連接公路是暢通的。
我廳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取消全省政府還貸二級收費公路的收費,這將進一步促進羅甸縣的對外交流和加快發展。國家逐步取消收費二級公路建設后,建設資金籌集較困難,我廳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加快實施縣縣通高速公路體系建設。涉及羅甸縣通高速公路的問題,我廳將加快貴陽至惠水高速公路建設,同時加快推進惠水至羅甸(黔桂界)高速公路項目的前期工作,待國務院批準《國家公路網規劃》后及時上報國家審批,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盡快實現開工建設。我廳還將加快啟動平塘經羅甸至望謨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力爭項目早日開工建設。通過這些高速公路的建設,結合現有的二級公路、三級公路,羅甸縣的對外交通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網民留言】
趙省長:您好!
我們是水城縣玉舍鄉玉舍村的村民,特請省長聆聽我們哀求的心聲!
我們這兒有兩處煤礦:1、六枝工礦集團(玉煤分公司)2、支都煤礦。
因這兩座煤礦大量采挖煤炭,對玉舍村的房屋、土地、水源等造成嚴重地質災害。2007年8月26日因山體滑坡,砸死一人,政府處理賠償死者10萬零800的現金。后來政府找有關部門來勘察地質災害,須搬遷農戶31戶,為了避免地質災害的威脅,如今都是每月給老百姓400元的房租費,叫老百姓自己另外去租房,經國土所丈量,覆蓋面積須賠償的土地是300多畝,當時經縣政府劉縣長及鄉政府有關領導與老百姓一起面對面協商,在2008年春耕之前就給老百姓一個處理結果,但是直到如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復。2007年至今,老百姓沒有土地種,沒有生活來源,生活極其困苦。群眾多次向有關領導反映卻遲遲未得落實處理,一拖再拖,不知道何時才能解決,老百姓在失望中等待希望,老百姓已是一片怨聲。省長,如果看到我受苦老百姓的心聲,請在百忙之中關注一下我受苦百姓的生活。謝謝省長!您辛苦了!
玉舍村村民
2011年6月2號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就你提出的問題答復如下:
2007年3月,玉舍鄉玉舍村小營組發生山體崩塌地質災害,規模約1000萬立方米,受威脅農戶39戶129人,受損土地360.27畝,經地質部門責任認定,屬六枝工礦玉舍煤業有限公司和支都煤礦采煤引發。
隨后,水城縣委、縣政府立即采取相關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一是及時將該地質災害點納入全縣重大災害危險點進行管理,并認真制定災害防治預案,落實監測監控措施;二是依照相關法規,督促相關責任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對該地質災害點開展治理,并于2008年8月-11月完成緊急排險工作。之后,有關部門已委托有資質的部門研究制定綜合防治方案。三是督促相關工礦企業上繳預算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并依照相關政策規定及時支付了受威脅群眾的緊急避險過渡房租及青苗補償等費用。
目前,受威脅群眾房屋搬遷點已經落實,搬遷點地質災害評估、修建性規劃等手續正在辦理中,建設搬遷安置點房屋的900余萬元資金已基本落實到位,待相關手續完備后,即可啟動搬遷安置點建設工作。
六盤水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另,省國土資源廳表示,對于地質災害搬遷用地,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先實施搬遷,6個月內申報用地手續,待用地手續上報后,省國土資源廳將積極支持辦理。
【網民留言】
赫章縣近幾年在城鎮拆遷改造中,將原糧食局公益農貿市場賣給房開商,取締原計生局農貿市場。原城關鎮公益性露天農貿市場已經全部取締。現有的農貿市場是原糧食局農貿市場、前河農貿市場、韭菜坪大酒店農貿市場。其中,原糧食局農貿市場是房開商買到地皮后,建設成為商品房出賣。三層以上為商住戶,一二層為農貿市場,由房開商開辦。一層已經使用,二層未使用。前河農貿市場和韭菜坪大酒店農貿市場也都是房開商開辦。由于這三個農貿市場均由房開商開辦,赫章縣城關鎮城郊農民租不起攤位,只能將自己種出的蔬菜低價賣給有實力租攤位的菜販子,這些菜販子當天賣不完的蔬菜,經過用冷水泡,第二天又繼續買。這樣,整個縣城蔬菜肉食價格就掌控在菜販子和房開商的手里,現在的白菜最低價已是每市斤3元錢,豬肉價格最低價已是每市斤16元,遠遠高于貴陽市價格。不僅如此,居民買不到新鮮蔬菜。然而,這么貴的價格,并非農民得到,形成了城關農民賣菜難,居民買菜貴,農民和城鎮居民均不滿意。
涉及群眾利益的農貿市場,應該是地方財政投入。赫章縣將原來農貿市場賣給房開商,由房開商控農貿市場蔬菜肉食價格,群眾十分不滿,有的群眾甚至說這是官商勾結。為了及時解決赫章縣城郊農民賣菜難,城關居民買菜貴問題,懇請省人民政府督促赫章縣,立即開放小河溝露天公益農貿市場,建設原農廣校試驗場露天公益農貿市場,建設城北片區露天公益農貿市場,以滿足赫章縣城郊農民賣菜和城關居民買菜方便問題。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就你提出的問題答復如下: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作為趕場天農貿市場的補充,縣工商部門將自發形成的建設路集貿市場(糧食局門前)鋪設攤板和鋼架頂棚,將農貿市場(百日場)納入管理。2000年左右,在前河路計生局段形成前河農貿市場。以上兩種自發形成的農貿市場,以街為市,很難規范化管理,是全城“臟、亂、差”現象最突出的地方,存在社會治安、衛生、防災等多種隱患,屬于“整臟治亂”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建設規范的室內農產品貿易市場取代露天市場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針對你提出的賣菜難買菜貴的問題,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在建的老二中農貿市場的建設,督促城北農貿市場盡早將市場二樓投入使用,為各商戶提供更多的市場空間,方便商戶擴大規模,進一步降低成本。
二、在城市建設中,合理規劃和建設各種專業性市場,比如果蔬批發市場、新農村社區農貿市場等,為城郊農民提供更多的交易平臺,引導城郊農民走農產品商業化之路,菜農變菜商,進一步提高收入水平。
三、物價、工商等部門加強對農貿市場農產品交易的管理,對欺行霸市、操控物價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杜絕欺農坑農、哄抬物價的事情發生。
四、在一段時期內繼續保留小河溝“三、六、九”農貿集市,集市應發展成以蔬菜等農產品為主的蔬菜市場,分流其他商品到專業市場,逐步縮小規模,對“臟、亂、差”進行整治。
五、加強菜籃子工程的建設,發展近郊蔬菜種植基地,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更便宜的農產品。
赫章縣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網民留言】
尊敬的趙省長您好!
我是貴州省德江縣楓香溪鎮軟坳村一村民組王江飛,關于德江縣楓香溪鎮鎮府引進湖北省姓曹、姓馬、姓李、姓周等共以二百萬元人民幣注冊聯興煤礦,該法人代表是唐治江現該煤礦在該鎮坳村倉坨組進行違法煤礦開采,現煤礦掘進在村寨子腳下,該煤礦每天在洞內放炮在房屋內聽到門窗的震動聲,給群眾的生活帶來安全隱患,現不知為何原由,加之該煤礦不屬政法委所屬管轄,為什么德江縣楓香溪鎮政法委員會于2011年5月21日強制性下文通知搬遷。《鎮政法委下文內容如下》:
遷墳通知
王時強、王時席、王時華三戶:
為支持外商來我鎮投資辦企業,以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外商投資企業保護法》及縣委、縣人民政府、楓香溪鎮黨委政府關于引進外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工作意見,特通知你三戶務必將位于聯興煤礦廠區的祖墳遷走,不得籍此影響礦群和諧、企業建設和發展。希你們顧全大局,從接到本通知之日走十日內結束遷墳。
特此通知
楓香溪鎮政法委員會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為了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現特請求趙省長到德江縣楓香溪鎮軟坳村倉坨組實地進行調查并給予解決。謝謝!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對你反映的問題我廳進行了調查核實,現回復如下:
一、關于違法采礦問題。德江縣國土資源局在調查中發現該礦涉嫌非法轉讓,2007年11月5日和2009年8月3日,在未經有權機關批準下,該礦法人代表唐治江私下與李某、周某達成煤礦合伙協議,將該礦90%的份額轉給李、周二人,但法人代表仍由唐治江繼續擔任。聯興煤礦涉嫌轉讓采礦權,屬違法行為,此案已交由銅仁地區國土資源局查處。
二、關于地質災害問題。2009年該礦區范圍內曾發生過地質災害。德江縣國土資源局組織具有資質的單位對地質災害進行了鑒定,鑒定結果為:由地質構造等自然因素造成,并因采礦活動而加劇。目前,該礦區地質災害一期治理工作已經完成,現正爭取資金進行二期治理,德江縣地質災害監測預防控制中心將按《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三、關于強令遷墳問題。目前礦區規劃范圍內的土地為礦方租用,未辦理用地手續,屬土地違法行為,此違法用地案已交由德江縣國土資源局立案查處。楓香溪鎮政法委強令遷墳的事項無依據。銅仁地區政法委正要求德江縣政法委核實遷墳一事,現楓香溪鎮政法委已作出撤銷“遷墳通知”的決定。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