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推動貴州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全國百名作家黔東南采風
暢談推動貴州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金黔在線訊 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使參加“百名作家走進黔東南”采風活動的文藝工作者十分興奮,10月19日至23日歷時5天的采風活動中,作家們無時無刻都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一話題掛在嘴邊。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族文化,這次全會把文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十分振奮。我們這次采風的主題就是‘挖掘西部文化遺產,推動民族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十分符合全會精神,我們要在汲取全會精神后,把在黔東南的所見所聞融入到文學、文化中去,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護和開發。”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譚談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民族凝聚力所在,要實現一個國家的大發展,大繁榮,除了不斷建設主流價值文化,創造新作品,還要堅持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保護好、開發好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廣西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馮藝告訴記者,全會提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非常及時,有現實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令世界矚目,文化也應該有一個大的發展。作為作家,我們有責任去發展民族文化。黔東南保護原生態文化就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表現。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應該把文化作為提升實力,作為提升國民素質,彰顯民族精神的火炬。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一些實事。”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民族文學》雜志主編葉梅說。
中國國土資源部作協主席常江認為,貴州是一個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富集的地區,中央提出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于貴州加強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是一次絕好的發展機遇。
“貴州多種少數民族文化的文化魅力令人贊嘆,貴州人民的任務就是讓它們的光彩放射出來。”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原主任蔣巍說。
《收獲》編審、文學博士廖增湖興奮地說,黔東南州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沒有受到破壞,現在迎來大好的歷史機遇,應該穩步向前,相信黔東南將成為一個令全球關注的文化天堂。
天津市文學院院長、《山楂樹之戀》作者肖克凡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次來到貴州,走進黔東南,既是一次“改作風,轉文風”的實踐,也是對貴州文化的一次體驗。十七屆六中全會對貴州文化事業是一次大好機遇。貴州在文化保護與開發上做得非常好,希望一如既往。
電視劇《潛伏》原作者、天津市作協文學院專業作家龍一告訴記者:這次走進基層,使我們更多的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樣的文化,這有利于我們能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來引導人們向好向善。
“貴州是一塊待開發的土地,但經濟的滯后不等于文化的落后,多彩貴州這幾年在全國甚至世界都引起極大的關注,原因是貴州的文化工作者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并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要實現文化強省,貴州是有這個自信和希望的。”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歐陽黔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