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開展“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
啟動儀式現場
州委書記廖少華為三棵樹鎮“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服務站授牌
州委副書記楊華昌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儀式結束后,部分領導、代表和委員到三棵樹鎮民情聯絡服務站進行參觀
1月19日上午,黔東南州“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啟動儀式在凱里市三棵樹鎮隆重舉行,州領導廖少華、羅亮權、楊正明、楊華昌、黃遠良、耿勝茂、洪金洲出席啟動儀式。儀式由州委常委、州委組織部部長王貴主持。
州委書記廖少華在啟動儀式上為全州“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服務站授牌,這標志著貴州省首個“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服務站在黔東南建立。
州委副書記楊華昌在啟動儀式上發表講話并對“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他指出,“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啟動儀式,目的在于深入貫徹落實州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動員和部署我州“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充分發揮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服務群眾、服務經濟發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擴大基層民主和推進民主政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開展“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是黔東南州積極探索“兩代表一委員”在閉會期間發揮作用的一項重要創新工作,是搭建“兩代表一委員”服務聯絡群眾、暢通社情民意、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平臺,是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和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通過開展民情聯絡工作,切實實現“改善群眾民生、維護群眾權益、保障群眾安全、幫助群眾致富、贏得群眾信任”的“五群”工作目標。
改善群眾民生,解決實際困難。
開展民情聯絡工作,每名“兩代表一委員”聯系一個村或社區,達到100%覆蓋。每個鄉(鎮)建立民情聯絡服務站,每個村(居、社區)建立民情聯絡服務點,在各個站(點)設立聯絡聯系箱,印發民情聯系卡,公布聯系電話等,方便群眾反映情況、發表意見。每年組織代表、委員開展1次以上調查、視察等活動,圍繞“工業強州、城鎮帶州、旅游活州”三大戰略重點,深入村、社區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把群眾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反映給黨委、政府,促使問題盡早解決。認真開展“兩代表一委員”“一對一”幫扶解困送溫暖活動,將醫療、教育、科普、文化、法律等送進村、社區,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改善群眾民生,解決實際困難。
維護群眾權益,實現主體地位。
利用“兩代表一委員”聯系黨員、群眾的優勢,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幫助村組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聯系點開展對村民的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科技文化教育;幫助農民群眾破除迷信,移風易俗,促進農村政治、物質、精神和社會文明以及和諧穩定建設,增強農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同時,“兩代表一委員”積極幫助村級推進“組管委”試點工作,實現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重點的民主建設理念,維護群眾權益,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和主體地位。
保障群眾安全,構建和諧社會。
“兩代表一委員”在深入聯系點開展工作時,參與和指導村、社區社會管理工作,化解農村矛盾,做好群眾的疏導工作,組織群眾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善于發現問題,特別是發現不穩定的苗頭時,及時有效地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善于做調解和說服教育工作,積極引導群眾依法、依理、按程序解決或處理矛盾糾紛。在開展民情聯絡工作中,“兩代表一委員”在化解矛盾時區別對待,對于合理合情合法的要求,能解決的及時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做出解釋說明,并及時向上級組織匯報,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構建和諧農村。
幫助群眾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明確“兩代表一委員”聯系工作職責,幫助聯系點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扶貧開發規劃和計劃,抓好農業產業項目的落實;幫助聯系點推進“一戶一技能”創建活動,幫助培育一批符合聯系點實際、農民需要的“短、平、快”項目,每名代表和委員扶持1名以上農村黨員實施創業帶富項目;幫助聯系點對接、實施、監管、評估有關扶貧項目;引導農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使農村逐步帶動形成“一戶一業、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發展格局,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贏得群眾信任,密切干群關系。
通過開展“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使代表和委員的思想觀念發生根本性變化,工作作風進一步扎實深入,工作重心實現“下移”,為廣大基層干部樹立良好的為民服務形象,帶動基層干部找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和服好務的有效平臺和載體。在開展“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絡工作中,公布代表和委員的身份、職務、走訪時間等,代表和委員每月至少要深入群眾了解社情民意1次以上,統一做好民情聯絡日記,了解群眾的思想,加強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部分“兩代表一委員”、各縣(市)委組織部部長和州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凌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