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委到黔東南州檢查調研民族資金項目實施
黔東南人民政府網訊 近日,省民委黨組書記、主任吳軍率隊到黔東南州檢查民族資金項目實施情況,調研扶貧生態移民工作和全省經濟總量后十位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
吳軍一行深入到麻江縣宣威鎮平定村、甕袍村,碧波鄉白秧坪村,賢昌鄉賢昌村良母寨,雷山縣大塘鄉也耶村、望豐鄉五星村、西江村黃里村、雷山縣第二中學等仫佬族、畬族、布依族聚居村寨,對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扶持人口較少民族項目,民族教育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對少數民族生態移民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檢查組認真對項目的實施情況,產生的效益等進行全面了解,與基層干部、群眾親切交流,勉勵鄉、村干部要用足用好黨的民族政策,搞好規劃,發揮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帶領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
調研中,吳軍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國發[2012]2號文件,抓好三個轉變,能快則快,以好促快;要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建設,把鄉鎮、社區、園區等示范點建設好,樹立標桿,以點帶面;要抓好生態移民工作,超前謀劃、超前思考、超前研究,抓好落實,借助生態移民來提高我們的城鎮化水平,提高工業化水平和農業現代化水平;要抓好國家重點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機遇,搞好調查研究,搞好規劃,抓好落實,加快發展。
在聽取了州民委對2011年全州各類民族資金項目實施情況的匯報后,吳軍強調,要把民族資金項目的小錢當成改善少數民族民生的大事來用好;民族資金項目的篩選一定要建立在地方的意愿和群眾積極性的基礎上,基礎設施項目要在主渠道資金不能覆蓋的方面多考慮,要突出民族特色;民族資金項目的監管一定嚴格,原則上管錢與用錢分離,并確保項目優質高效實施;要對民族資金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調研,要善于發現問題、總結經驗。
3月8日上午,吳軍一行在黔東南州政府西樓一號會議廳召開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問題調研座談會。州委常委、副州長趙至敏出席會議。州發改、民委、扶貧、林業、住建、農委、國土、工信、移民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丹寨、臺江、施秉、三穗、劍河、錦屏縣分管副縣長、民宗局長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各縣分管副縣長就2009-2011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2009-2011年人均主要經濟指標及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造成經濟社會發展落后的原因分析、下一步工作的打算和主要發展思路等作了匯報,向省調研組提出了扶持加快發展的意見、建議。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結合部門職能,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工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闡述。
調研會上,趙至敏指出,省民委按照趙克志省長的指示開展專題調研,是黔東南爭取政策支持,加快發展的機遇,各縣市、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調研,摸清底數;要多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實是求是、量力而行、形式多樣、突出重點。他要求,相關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會后,要及時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對制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形成更加科學、切實可行的調研材料報省調研組。同時,請省民委對我州行政區劃調整、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和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示范區建設等工作的給予進一步的指導、支持。
吳軍指出,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量排名中,黔東南州有8個縣位列后十名,這一問題和生態移民工作等都需要州委、州政府統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對座談會上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省民委將認真梳理和總結后,向省委、省政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