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建言村級公路規劃建設 留言獲省長回應
【網民留言】
在一定時期、一定區域禁止野外用火,是預防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免受失損的有效措施。但如果采取無倫何地、何時、何因均禁止用火,見煙就罰,見火就抓,不但禁令執行難,也容易引發干部工作思想情緒和群眾的不滿,影響黨群干群關系。
由于戶外禁止用火,農戶田間地頭雜草、桔桿無法焚燒,有的搬運回家,有的就地推放,沒一個科學統一處理辦法,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了不便。禁止野外用火,要盡量科學合理,除應在一定時期、重點林區、重點路段禁止用火外。在不會引發火災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后焚燒雜草、桔桿、垃圾不應列入禁止之列,從而消除群眾從事生產生活的后顧之憂。
盼:省長給予重視糾正為謝!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一、森林火災情況及危害
羅甸縣地處云貴高原南緣向桂西北山區與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森林資源豐富,森林火險為2—3級,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農業大縣。長期以來,大部分鄉鎮群眾沿襲了“火不燒山地不肥”的思想和刀耕火種的傳統耕作習慣,野外違規用火、亂點亂燒的陋習使我縣曾經一度成為全州乃至全省森林火災重災區。據統計,2009年全縣發生森林火災81起,過火面積472.57公頃,森林受害面積73.87公頃,損失林木蓄積529.72立方米,損失幼樹4.24萬株,經濟損失達405萬元;2010年1—5月份,全縣發生森林火災91起,過火面積11972公頃,森林受害面積8174.26公頃,損失林木蓄積85857.52立方米,經濟損失達4286.21萬元。經調查,2009年81起森林火災中79起為野外用火引起;2010年91起森林火災中80起為野外用火引起。野外違規用火是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同時,群眾隨意焚燒雜草、桔桿和生活垃圾,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二、嚴格執行《禁火令》取得的成效
2010年5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41號《森林防火條例》,以及國家森防發明電〔2009〕09號、黔南森防指發電〔2009〕03號、黔南森防指〔2009〕7號等文件規定,制定并頒布了《羅甸縣人民政府全年野外禁火令》并嚴格執行,通過各鄉鎮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全縣森林火災高發、群發勢頭得到有效控制,扭轉了森林防火工作的被動局面,森林火災明顯大幅度下降,2011年全縣僅發生一般森林火災1起(高壓電碰電引起),過火面積172.4公頃,森林受災面積16.5公頃,受害率為0.12‰。嚴格執行禁火令,加大野外用火的管理力度,做到警鐘長鳴,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是保護生態環境、杜絕森林火災的有效措施。
羅甸縣人民政府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網民留言】
尊敬的領導您好:
我是黔西縣的一名普通教師,黔西縣的教師績效工資是以學年的形式下發的,但是我們一個學年的績效工資還沒有其他縣一個學期的高,并且教育局還要從中提走26%,教師績效工資少之又少。
請領導給予關注謝謝!
答復意見:
黔西縣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實施意見》(黔府辦發〔2009〕58號)、《畢節地區人事局地區財政局地區教育局關于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實施辦法》(畢署人發〔2009〕4號)和《黔西縣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其中,基礎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按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分別設置崗位津貼,根據所聘崗位等級(職務)執行相應的崗位津貼標準,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量的30%,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根據國家和省實施績效工資有關規定,在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先拿出一定的額度,設置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補貼、班主任津貼和校長津貼,具體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財政、教育部門統一確定。經核實,黔西縣教師的基礎性績效工資是按標準按月發放的,黔西縣在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額內提取23%作為班主任津貼、校長津貼和邊遠學校老師津貼,其余部分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各學校根據考核結果按學年進行發放,同時要求在分配中一律不準平均發放,不準以崗位津貼標準的形式按職級(職務)發放,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根據以上情況,黔西縣教師績效工資嚴格按省地相關文件精神確定發放標準,不存在一個學年的績效工資沒有其他縣一個學期高和教育局從中提走26%的說法。
貴州省教育廳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