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奮力趕超促經濟大發展紀實
足音鏗鏘譜寫跨越華章
——黔東南州奮力趕超促經濟大發展紀實
奮力趕超足音鏗鏘,激情飽滿斗志昂揚,和諧共進旋律動人,各項事業欣欣向榮……這是過去5年黔東南州留給人的深刻印象。
春意盎然的4月,黔東南州處處顯現勃勃生機。各大工業園區內,大型機械舒展著巨大的臂膀,工人們在暖陽下揮灑著勞動的汗水;旅游景點內,絡繹不絕的各方游客與苗侗人民把酒言歡,唱歌跳舞,勾勒出紅紅火火的旅游景象;在鄉村,從辦公室走出的各級干部與群眾共同播下春的希望……。
忙碌的腳步,奮進的足音,黔東南州在發展的征程上一路疾行。
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黔東南州生產總值從163.97億元增加到383.63億元,年均增長13.7%,經濟總量實現五年翻一番以上,在全省的排位從第八位升至第六位。財政總收入從15.12億元增加到63.14億元,年均增長33%,實現五年翻兩番以上,在全省的排位從第八位升至第七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1210.96億元,比前五年增加859.1億元,增長1.4倍,年均增長38.4%,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在全省的排位從第七位升至第六位。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速度加快、效益較好、后勁增強、民生改善、位次前移”的良好勢頭。
在奮力趕超中,實現跨越發展,成為近年來黔東南州發展的主旋律。
據了解,經過五年的發展,黔東南州三次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實現“兩升一降”,第二產業由27.7%上升到32.2%,第三產業由41.4%上升到46.7%,第一產業由30.9%下降到21.1%,二、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明顯增強。
每一項數據的變化,都離不開黔東南人的共同努力。該州始終把“三農”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累計完成各項涉農經費投入104.3億元,各項惠農政策兌現使農民得到實惠16.05億元;經濟作物在種植業的比重由41.9%提高到44.2%,林業在農業中的比重由14.6%提高到18.8%,畜牧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由26.2%提高到31.5%。推進了蔬菜、優質烤煙、中藥材、特色養殖等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
曾經在發展工業與保護生態困惑中苦苦掙扎的黔東南州,近年來,踏出了一條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相融發展的新路子,工業強州戰略被作為第一戰略來抓。統計表明,突出實施工業強州戰略以來,黔東南州5年間工業增加值從35.88億元提高到92.32億元,年均增長16.5%,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以電力為重點的能源工業規模迅速擴大;以冶金、化工、建材、森工等為重點的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以生物制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為重點的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工業發展正在進入擴大總量、擴大規模、兩相驅動的新階段。
向來以其秀麗的山川風光以及濃濃的“民族味”讓外界稱道的黔東南州,大力發展旅游業一直是該州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旅游景區景點為重點的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國內外游客近5年來由636.64萬人次增加到2375萬人次,年均增長30%;旅游業總收入由47.86億元增加到187億元,年均增長31.4%。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金融保險等傳統服務業加速發展;咨詢、律師、審計、規劃設計等新型服務業加快興起。五年來,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由45.2%增加到46.7%。
在加快推進“三產”發展的同時,黔東南州積極搶抓機遇,謀劃構筑大交通格局,過去五年,成為該州交通建設大投入、大發展、大提升的黃金發展期。
據統計,5年里全州累計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380.26億元,比前五年凈增301億元,公路總里程達到26512公里。高速公路已建成393公里,在建404公里,縣縣通高速項目全部實質性動工。建成旅游公路1230公里、通鄉油路2234公里、通村公路15125公里,基本實現鄉鄉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在建的貴廣、滬昆高速鐵路將在州內形成橫貫東西、覆蓋南北的高鐵網絡。在黎平機場建成通航的基礎上,凱里黃平機場動工建設。積極推進都柳江航電一體化工程建設,航運設施得到明顯改善。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民用航空為主骨架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形成。
隨著大交通格局的逐漸形成,黔東南州成為了一方“投資熱土”,全州從州至縣也開始改變過去坐等客商上門的狀況,大力出擊開展招商引資,成功引來鳳凰棲滿枝。
據州招商部門介紹,五年來,全州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1753個,到位資金615.56億元,實施項目1315個。利用外資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分別達到18.66億元和269.55億元,年分別增長3.02倍和5.03倍。
“城市變靚麗了,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些年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每天習慣在雷山縣城溜達一圈的趙大爺瞅著自己生活的城市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好,忍不住感嘆如今的幸福生活。
據悉,五年里黔東南州累計投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12億元。開工建設了各縣(市)路網重點工程100余個,累計建成城市道路400余公里。城鎮建成區面積由84.66平方公里提高到120平方公里,人均綠化面積達到8.88平方米,城鎮化率由22.75%提高到27.55%,年均增長約1個百分點。啟動建設32個城鎮風貌打造工程,完成鄉村整治工程231個。推動小城鎮和鄉政府所在地優先發展,推進重點鄉鎮基礎設施快速發展。促進城鄉互動,引導和鼓勵農村人口向集鎮、中心村聚集,引導和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向產業園區轉移。
五年來,黔東南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366元提高到16410元,年均增長14.4%,增速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農村人均純收入從1841元提高到3949元,年均增長16.5%,增速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踏入“十二五”,黔東南州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奮力趕超、推動跨越”的主基調,突出實施“工業強州、城鎮帶州、旅游活州”三大戰略重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邁著鏗鏘的足音,開始譜寫新的崛起篇章。(陳丹 熊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