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事業改革 群眾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組圖)
醫務工作者到村寨為群眾體檢
嬰兒護理
新農合緩解農民看病難
一是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繼續降低農民個人醫藥費用負擔,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從70%提高到75%,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由5萬元提高到10萬元,全面推行總額預付、按病種、按服務單元、按人頭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規范診療行為。
二是進一步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逐步將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抓好藥品招標采購工作,做好藥品集中配送,特別是農村和邊遠地區基本藥物配送工作。
三是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以縣級醫院為重點,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在公立醫療機構大力推行臨床路徑、節假日門診等便民惠民措施。繼續開展三甲、二甲醫院等級評審工作,實現市州三甲醫院全覆蓋、80%的縣有二甲醫院。
四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在加快中心鄉鎮衛生院達標建設的同時,積極支持省級龍頭醫院建設。進一步加強縣、鄉、村三級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提高村醫收入水平,使每名村醫政策性補助月平均增加417元,穩定基層醫療衛生隊伍。
五是全面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做好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全省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300/10萬以下。開展麻風病消除行動,全面落實麻風病綜合防治措施。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維持在95%以上,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維持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
六是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制度保障,強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加大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環節監管力度,嚴格基本藥物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努力維護人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