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前景廣闊的熱土 不甘落后奮斗的崛起
金黔在線訊 貧困,不是貴州永久的標簽;無奈,更不是貴州人的本質常態;貴州是一片充滿希望、前景廣闊的熱土,貴州人將在不甘落后、頑強奮斗中實現崛起!
4月15上午,貴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隆重開幕,栗戰書同志在向大會作的題為《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堅持科學發展,奮力后發趕超,為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奮斗》的報告中,呈現了一個將進入科學發展新時期的自信貴州的全新形象:貴州各族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改變貧困面貌,創造美好未來!
過去的5年,是貴州在攻堅克難中奮起直追的5年。
2006年至2011年的5年間,全省生產總值從2339億元增加到570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從不足800美元增加到2500美元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1198億元增加到5102億元,全省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社會財富積累增多,投資規模迅速擴大,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顯著,進入了經濟起飛新階段。
“我們不想總是墊底,我們也要奮力爬高。”“十一五”末,這一“貴州誓言”擲地有聲,響徹全省。
“十二五”開局之年,貴州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審時度勢、集思廣益,在找準貴州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的基礎上,明確重點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兩大主戰略”,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交出了一份成績優秀的“貴州答卷”。
而這一年,恰好是貴州邁出跨越發展至為關鍵的一步。
也正是這一年,落后的貴州,沖出“經濟洼地”,躍上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高度,步入發展的“大時代”。從2009年以前主要經濟指標處于全國落后位置,到2011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國的位次大幅前移,一個“不一樣”的貴州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
大步往前趕,一步步丟掉束縛自我的枷鎖,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強力推動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貴州用一種速度,映襯科學發展的精彩故事。
實現后發趕超,首先要實現精神的趕超和跨越。貴州要擺脫貧窮落后的固有標簽,走出經濟社會發展的“洼地”,迫切需要大力構筑“精神高地”,以之提振精神、搶抓機遇、開拓奮進、后發趕超。
而5年巨變的背后,正是全省各族干部群眾發揮以“開放創新、團結奮進”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拼搏實干,為貴州崛起提供著不竭動力。
構筑“精神高地”,是貴州沖出“經濟洼地”的內在要求;
構筑“精神高地”,是貴州凝心聚力、提振精神的根本保證;
構筑“精神高地”,也是貴州擴大影響、樹好形象的客觀需要。
沒有“精神高地”,就解決不了“經濟洼地”的問題。
貴在各級領導班子團結和諧、隊伍堅強有力;貴在創先爭優增比進位,作風大轉變;貴在不等不靠戮力篤行,干字當頭,拼字爭勝……如此構筑精神高地,才能從“爬高”到“起飛”。
毫無疑問,貴州要用一種崛起,探索科學發展的“貴州模式”。
隨著國發2號文件的頒布,貴州從區域走向全國,站在了新的發展節點上,站在了新的發展高度上,發展的關鍵詞從“奮進”悄然切換成“崛起”、“趕超”。
以國發2號文件為支點,4000多萬勤勞智慧的貴州兒女,正從真實可觸的現實發力,奮力推動歷史性跨越。
奮戰五年,努力追趕,開啟貴州科學發展新征程,是當今貴州的時代所賦、大局所在、民心所向。我們要拿出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氣概,拿出發憤圖強、堅韌不拔、后來居上的志氣,不向困難低頭,不向挑戰示弱,不向挫折妥協,一天也不耽誤、一步一個腳印地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