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縣巧打三張旅游產業發展 “牌”
近年來,施秉縣委、縣政府在實施“旅游強縣”戰略中,突出民族文化旅游和鄉村生態旅游特色,不斷完善旅游發展規劃,提升旅游產業檔次,發揮杉木河漂流品牌優勢,傾力打造“中國漂城”。“十一五”期間,該縣累計接待游客427.7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7762萬元,綜合效益6.7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1.97倍、2.37倍、2.23倍,年均分別增長7.94%、13.36%、10.63%。
該縣延伸旅游產業發展鏈。積極推出“苗族刻道展示”、“獨木龍舟競賽”、“水龍表演”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產品,并將其與民族體育旅游活動有機融合,不斷增加旅游新賣點,發展鄉村旅游,不斷完善排樓沖、聶家堰、江凱河等旅游村寨服務功能,搞好民族特色食品開發和娛樂服務項目配套,延伸旅游產業鏈。該縣精心打造旅游精品線。做好云臺山“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申報工作,深入挖掘和開發云臺山宗教文化,爭取啟動云臺山、杉木河、黑沖環形旅游公路建設,抓好上氵舞陽梭洞半島休閑中心的規劃與開發,加快氵舞陽河全程通航通游準備工作,使施秉更好地融入黔東南北線旅游圈。該縣拓寬旅游市場力度。采取招商引資的有效措施,建好旅游宣傳網絡,擴大宣傳推介范圍;創新旅游營銷方式,加強與凱里、貴陽、重慶等地有實力的旅行社和主要客源地的聯合協作,形成互動共贏的發展合力,鞏固和拓展客源市場。到2015年,該縣實現年接待游客340萬人次,力爭達到500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7200萬元,力爭達到1億元;綜合效益5.8億元,力爭達到8億元。
(張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