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為經濟社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施秉縣紀委監察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 “打好‘三城’品牌,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縣”發展思路,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了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全縣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向施秉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政治理論學習不放松,筑牢執政為民新理念
“人不學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銹,作為一名紀檢干部放松政治理論學習,筑牢執政為民理念就是一句空話。”這是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全宏超同志對全縣紀檢干部的嚴格要求,他們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用自已實際行動踐行于其中。近年來,縣紀委、監察局在政治理論學習上,深入學習了十七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十屆省紀委六次全會、八屆州紀委七次全會和縣委十一屆七次全會,以及《關于嚴厲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和堅決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問題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學習方法上,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增強了工作的前瞻性、開拓性和系統性,提高工作效率。在筑牢執政為民理念上,積極探索廉政文化建設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黨風廉政建設活動。一是強化教育。開展了向張云泉、王瑛、等先進模范學習活動,引導全縣黨員干部樹立勤廉兼優典型事跡。開展以王懷忠、喬洪案等為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組織全縣300多名副科級以上干部集中到凱里監獄接受面對面的警示教育,時刻為領導干部敲響拒腐防變警鐘。同時,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知識競賽、編發廉政短信等活動,營造了廉政教育的濃厚氛圍。二是強化監督。出臺了《施秉縣工作用車定編、配備標準及車輛、駕駛員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意見》等政策,全面實行了新任領導干部廉政談話制度、誡勉談話等制度。5年來,先后開展任前廉政談話552人次,誡勉談話63人,查處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失職案件7件,24人受到了責任追究。三是強化督查。重點對違反規定接受和贈送現金、公車私用和公款吃喝等多項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強化了對領導干部的監督,領導干部執政為民理念和廉潔從政意識得到加強。與此同時,在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四幫四促”等活動中,縣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深入基層調研,幫助聯系點理清發展思路,積極幫助困難群眾找準脫貧致富路子。目前,先后協調縣發改、農業、交通、水利等部門落實慰問資金4萬多元,提供項目支持12個,落實幫扶項目資金達680多萬元。
加大貪腐案件查處,保持反腐高壓態勢
近年來,縣紀委、監察局以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人事紀律、經濟工作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為重點,嚴肅查處各種案件,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一是堅持把服務和保障新農村建設作為辦案重點,對損害群眾利益的違紀案件進行嚴肅查處,先后查處了貪污挪用專項資金、村干部亂收費等涉農案件12件,案件的查處贏得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贊譽。二是加大查辦重大信訪案件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反響較大的重大信訪問題,堅持做到領導上陣,主動配合,全力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5年來,先后抽調4名常委及8名辦案人員參與妥善處理了一批因土地糾紛、企業改制、就業安置、突發性交通以及恒盛公司部分職工塵肺病事件等重大信訪問題的調查處理,及時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和諧的環境。三是堅持查處違紀案件與教育糾偏相結合,發揮案件治本功能。每查處一件案件,及時針對案發單位制度建設的漏洞及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幫助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對策,利用查處的典型案例對全縣黨員干部進行警示教育,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及時汲取教訓,筑牢了勤政廉政思想道德防線。5年來,全縣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205件(次),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99件(次),給予黨紀處分37人,政紀處分72人,追繳違紀款227.37萬元,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296.88萬元,通過查辦案件,弘揚了正氣,震懾了腐敗。
營造和諧發展環境,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2011年3月10日,施秉縣舉行施楊工業園區開工典禮暨2011年第一批招商引資簽約儀式,在簽約儀式上,當場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6個,簽約金額37.79億元。接著,4月16日下午,施秉縣招商推介暨簽約儀式在廣州市珠江賓館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成功簽約6個生態發展項目,協議資金達6.25億元人民幣。項目涉及環保輕工業、種植基地建設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生物能源、旅游服務業等。工業園區開工建設,外出招商成功簽約的生態發展項目,標志著施秉縣實施“工業強縣”發展戰略邁出了新步伐,可以說縣紀委、監察局的干部職工功不可沒,得益于他們始終把營造和諧發展環境,服務經濟保駕護航作為為經濟建設服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縣發展環境得到優化,群眾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一是優化政務環境,保障政令暢通。加強對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和處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在今年開展的環境建設年活動中,全面推行部門服務承諾,組織36個部門和8個鄉鎮負責人就服務事項和服務標準在縣電視臺進行了公開承諾。同時,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強與新入駐、新投資企業溝通聯系,縣紀委監察局建立了紀委領導班子聯系企業制度,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為企業提供服務支持,對出現向企業吃、拿、卡、要,不作為、亂作為的領導干部一經發現嚴肅處理,使各類投資企業在施秉投得放心、駐得安心。截止目前,縣紀委監察局8名班子成員已聯系重點企業20余家,此舉受到了企業一致好評。二是完善保護機制,保護干事創業積極性。按照省、州提出 “加速發展、加快轉型、奮力趕超、推動跨越”的主基調,對發展型的班子、發展型的領導干部在政策、人力、財力上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干事創業。對那些不發展、慢發展一聽到批評就不高興,還伺機誣告報復的“三依賴”干部進行教育,旗幟鮮明做到“支持改革者,鼓勵創業者,教育失誤者,懲處腐敗者,追究誣告者”,營造了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發展氛圍。5年來,先后為20多名黨員干部澄清事實,保護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三是優化投資環境,嚴格執法程序。制定出臺了涉企檢查備案審批制,規定全縣涉及企業的執法檢查項目,必須到縣紀委、縣監察局進行登記備案,審批許可后才能進入企業開展執法檢查。通過設立投訴專線、跟蹤監督服務等舉措,規范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行為。5年來,全縣共受理并解決各類投訴案件30余起,對群眾和企業反映的熱點問題、長期投訴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真正使企業實現“零干擾”經營。
有了良好的服務環境、和諧的投資環境,加上有這支高素質、服務型的紀檢干部隊伍和勤政廉政的社會氛圍,施秉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去年全縣生產總值(GDP)完成12.62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1.71億元,全社會固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億元,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49個,達成協議資金43.74億元,到位資金6.34億元。
爭當紀檢監察排頭標兵,打造反腐倡廉鋼鐵隊伍
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對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來,縣紀委、監察局找準切入點,從監督管理、學習培訓等入手,全面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一是強黨性,樹形象。每年都開展一次以“創新機制、謀求發展”為主題的建言研討活動,自覺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干興邦,空談誤國。今年是 “十二五”開局之年,又是縣、鄉領導班子集中換屆之年。為了加強對選人用人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懲治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和突擊提拔干部等行為。在今年召開的第十一屆縣紀委六次全會上,縣委彭世平書記親自對縣、鄉領導班子集中換屆作了嚴格紀律要求,在全縣營造了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氛圍,真正讓那些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平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新格局。二是苦練內功、增長知識。為了提高紀檢干部的業務知識和開拓視野,定期開展崗位輪訓,5年來,全縣共對40名紀檢干部進行了崗位輪訓,有50余人次到北戴河、杭州等中紀委培訓中心學習,僅2010年就達41人次。通過以會代訓、外出學習考察等培訓方式,開拓了視野,學習了經驗,提高了素質。三是強化終端監督,服務農村發展。在全縣8個鄉鎮74個村居委會全面配置村級紀檢員,明確了職責,落實了報酬,極大地保證了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的落實,去年以來,全縣無一例村干部違紀。四是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科學管理。為確保各項制度落實,縣紀委監察局還制定了工作制度、獎懲制度,將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打造成為廉潔自律的表率、反腐倡廉的尖兵、助推發展的能手,真正成為政治堅強、公正清廉、紀律嚴明、業務精通的鋼鐵隊伍。5年來,全縣紀檢干部沒有發生一起因違紀違法受到處分的案例,縣紀委監察局先后有9名紀檢干部被省、州、縣三級黨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張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