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提醒市民:維修手機當心遭遇陷阱
本港訊 (楊衛中 記者 劉仙)2009年5月26日,家住凱里萬博的王婆婆維修手機時遭遇一件煩心事。明明是自己的手機,修好后發現內部存儲的信息竟是別人的,自己手機的攝像頭也失去了攝像的功能,以前所照的照片全都換成別人的。于是他立即向工商部門投訴此事。經過一番調查,工商執法人員為王婆婆解開了這個謎。
據了解,王婆婆在2008年8月27日到凱里大十字某某手機店花550元購買一款漢泰612型手機,過了沒多久。王婆婆發現在打長途電話時電話經常出現自動斷電和斷線故障,直到2009年4月27號王婆婆把手機拿到凱里市大十字某某手機店進行修理,凱里大十字某某手機店店主告訴王婆婆說“此手機在凱里和貴陽都修不好,要拿到深圳廠家去修理”。到2009年5月25日才通知王婆婆去取手機。取回手機后,她發現其內部信息不是自己的,攝像頭也沒有了攝像功能,以前所照的照片全都換成別人的。于是,王婆婆就懷疑主板被調換了。王婆婆就向工商12315中心投訴,接到投訴后,工商部門找到了手機修理店,并通過該修理手機店提供的維修工單證實了手機主板被“調包”。原來該修理手機店為調換王婆婆的主板,擅自改動了維修工單主板串號。在證據和事實面前,該修理手機店承認此事,并同意給王阿姨更換了一部同品牌、同型號的新手機,并向王阿姨賠禮道歉。
為此,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手機維修時要去多家維修店看看,聽聽各維修店的“檢查結果”是否一致,再決定;在不正規的小店維修,維權難度相對較高,有的維修人員人為“制造”故障再進行維修,甚至偷換手機主板牟利,基本都可騙過消費者,消費者還可能因為“私修”得不到正規廠商維修服務;遭遇糾紛時盡量保留維修憑證,因為在“三包”期內維修記錄是消費者選擇換貨和退貨的合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