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召農民一家四代為紅軍烈士守墓 事跡感人
本港訊 (特約記者 張奎)沒有人知道知道這位紅軍姓甚名誰,也沒有人清楚這位紅軍的家鄉在哪里,但是,以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的四代人為他守墓。
守護紅軍墓的這家主人叫張在先,家住臺江縣方召鄉一個古老的苗寨腳交村,據他介紹,1934年12月的一天,這位紅軍在長征中路過腳交村,被這里的土匪偷襲,不幸犧牲,幾天后,張在先的爺爺張堂開在路砍的灌木中發現了紅軍的尸體,便把他埋在了山上。
在墓下方一個路口上,張在先詳細講述了紅軍壯烈犧牲的經過,“當時土匪躲在這里,紅軍從下面來,因為樹林茂密,紅軍被打死,然后倒在路坎下。”
紅軍墓距離腳交村3公里的山坡上,每年清明節,當村里人熱熱鬧鬧的在祖墳上掛親時,爺爺張堂開首先想到的是這位年輕的紅軍烈士,都會帶著家人拿著酒和肉去燒香,清理墳頭的雜草。爺爺死了,張在先的父親照樣每年為紅軍掃墓,精心守護著這顆孤獨的英靈,如今沿襲到張在先的兒子,已經是第四代了。
張在先有兩個兒子,家里雖然一貧如洗,徒有四壁,但每當有記者前來,一家人都津津樂道的講述紅軍墓的故事,每次都不知疲倦的帶記者前往墓地采訪。
張在先的妻子用苗語對記者說:“我太公埋了紅軍,我們子孫都把紅軍當作祖先看待。”
紅軍墓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臺江縣政府,中央電視臺《我的長征》欄目組先后給這位紅軍立了烈士碑。
在紅軍墓上,張在先的兒子激動的告訴記者:“我家祖祖輩輩能夠為老紅軍掃墓,我們都感到無尚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