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崗不落志 賓館“謀”創業
本港訊 (特約記者 侯天智)近日,筆者來到位于貴州省雷山縣人民法院路口的雷山縣苗都賓館。著裝整潔的員工們正忙碌地接待顧客,各種新鮮出爐的飯菜散發出陣陣香味。店主人政協委員鄭新華女士原來她曾是下崗失業人員,經過六七年的打拼,終于有了今天的成績。
據筆者采訪了解到,鄭新華女士原是湖南省邵東九龍鄉籍人,1980在黔東南州凱里市一家技術學校讀書,1983年鄭新華女士畢業后分配到貴州省凱里市棉紡廠上班,在廠里當質檢員。直至1992年,廠里效益下滑,她也因此失去工作,雖然那時還沒有“下崗”這個詞,但她的的確確失業了。怎么辦?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存問題成了當時最大的問題。1996——2001年,鄭新華女士多方籌資在凱里市開了一家節能產業公司,進行太陽能、空調等產品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2003年9月,鄭新華女士第一次踏進雷山,考察了解節能產品銷售情況時發現,在雷山縣沒有一家“像樣”的賓館(招待所),于是,她就把這一情況如實向雷山縣民宗局反映并得到他們的支持,建議她承包華都賓館(2007年更名苗都賓館),在雷山縣開辦餐飲服務業,2003底至2004年初,她籌資投入120余萬元對華都賓館進行裝修,2004年5月,在雷山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的支持下,她開始試著承包華都賓館正式開業。
華都賓館開業后,她高薪聘請了享調師傅嚴把質量關,自己卻扮演“學徒”的角色,從最基本的工作開始干起。并親自摸市場搞調查,了解客戶的需求,做起適銷對路的特色菜譜。經過幾年的艱苦下來,她慢慢地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資金,認識到沒有一點技術專長、不搞點實業是不行的。于是,從2004年起,她每年遠離愛人和孩子,自費到云南的大理、麗江、西雙版納、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安徽的黃山、陜西延安、上海、北京等大半個中國,參觀學習酒店管理和享調技術并參加省、州、縣酒店經營管理和享調技術培訓。2006年,在雷山縣委統戰部的推薦和支持下,她到廣東省中山酒店管理學校進行3個多月的學習,經學校考試合格后得到了國家認可的酒店高級管理資格證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摸索,2007年,在親戚朋友和雷山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她自籌和貸款資金310萬元競買了華都賓館。更名“苗都賓館”后并經營起這家在雷山縣小有名氣的賓館。
去年,她又投資100多萬在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開起了一家“阿旺朵”農家樂。目前,她賓館酒樓的菜譜以質量、品種、口味、服務贏得了顧客的青睞,敞開了市場。
鄭新華雖然沒有獲得省、州、縣的什么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但是,就是她這種敢創敢拼的精神,創出了一番屬于自己的天地,為雷山縣下崗職工創業致富打開了新的門路,成為雷山縣政協委員下崗創業致富的典模。
如今,她的生意紅火,年創收入100萬元左右。在雷山,她不僅解決了自己及家人的就業問題,還為當地下崗人員和待業人員提供了30——50多個就業崗位,每年給雷山縣帶來10到20多萬元稅收,為雷山縣的市場繁榮、經濟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促進了雷山經濟的健康繁榮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