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頭”里有“黃金”(圖)
◎特約記者 龍勝洲
日前,天柱縣石洞鎮趕集,在人流穿梭的街上,有位青年人拿著磷肥囗袋在拾“垃圾”, 他不撿紙片塑料瓶,專撿人們吃剩丟下的甘蔗頭,每場如此,裝滿兩囗袋,便架在摩托車上疾駛而去。見著的人們在納悶:怪呀,難道甘蔗頭里有黃金?
撿甘蔗頭的后生漢子是天柱縣石洞鎮屯雷村下佑組農民陸世堂。問他為何“淪為”街頭撿甘蔗?小伙子臉不變色心不愧,樂哈哈地講述了情由……
前年春天,家住大山里的陸世堂上山勞動,捉來一對竹貍丟在大龐桶里,隨便喂些草根、竹根、玉米等什么的,不久竹貍長大還一窩就下了4個崽。半年過去,在外工作的村里人回家過年,一次性從他那里拿走兩只,人家開價就付1000元。這叫陸世堂夫婦倆大開眼界:原來這竹貍值錢呀!從此,夫妻倆在石洞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瞄準市場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立足山里操起飼養竹貍的行當來。投資2萬多元搭柵建圈,再捉竹貍,裝貼廣告人收購竹貍,經一年的飼養繁殖,目前,他家純天然的野竹貍已發展到300多只,其中母竹貍200多只(均已配種受孕),初步形成了養殖規模。為了鼓勵陸世堂更好地發展壯大養殖場,石洞鎮農牧站的同志指導他鉆研科技書,把握養殖要領,根據情況預防疾病,根據需要扶持他大量種竹種草。最近,陸世堂從書中獲悉:適當給受孕竹貍飼喂甘蔗,能增其母竹貍胃囗,幫助消化,可先天性補充竹貍櫻營養,促進竹貍幼仔出生的成活力。鑒于竹貍吃量少,從減輕成本出發,陸世堂便利用趕場天上街拾甘蔗渣來喂竹貍,有時夫妻倆還開車到幾十公里外的天柱縣城去撿,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夫妻倆拾甘蔗渣是為了過年烘臘肉呢,并為他們的舉動感到可笑。
其實不然,由于陸世堂夫婦倆的精打細算,不為別人的笑話而四處撿料喂養竹貍,使得那一場充滿原生態的小精靈一只只長得肥胖,最重的達3公斤多。日前,一位城里商人茂名而來用10萬元購買陸世堂的竹貍養殖場,被他擺擺雙手婉言謝絕。陸世堂算了一筆帳:他目前的200只母竹貍年產仔4窩每窩產仔4個,明年他的竹貍場至少發展竹貍3000多只,僅銷售一半,按每只2公斤,目前市場最低價60元/斤(高達100多元/斤)計算,除去成本后,明年他將有20萬元左右的收入。
不算不知道,一算有喜報。人們這才驚呼:哦!原來“甘蔗頭”里有“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