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 凱里最后一家補鍋店將退出市場(圖)
秦學明集賣鍋與補鍋為一體的小店鋪
秦學明正在補鍋
55歲的四川人秦學明舉家來到凱里,以補鍋底為生,如今干了20余年的他笑著告訴記者,“估計5年以后,他的補鍋生涯即將終結,因為到那個時候,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鋁制鍋也將逐漸淡出市場,漸行漸遠了,不過到那時我也老了,做不動了!
在攘來熙往的凱里市老二商場附近,有一家集賣鍋與補鍋的臨街小店鋪,走進店中,你會不時的聽到叮叮當當的敲打聲,敲打聲時而舒緩時而干脆,像一首有節奏的小曲,不時逗引著過路人駐足觀看,同時,他們也是在觀看一場聲情并茂的舞蹈表演。
“22公分的鍋底,厚的10塊、薄的6塊……”這是55歲的秦學明一邊坐在小凳子上掄動錘子給剛剛補好的鍋底進行加固,一邊忙著回答進店來挑選新鍋底的顧客的。秦學明的補鍋工具只有小鐵錘、大剪、老虎鉗和鐵鐓,補鍋程序依次為剪下舊鍋底、敲打卷邊、換新鍋底、再掄錘敲打加固!把a鍋就這么簡單,20分鐘內就能補好一口”。
秦學明說“舉家到凱里已經有22年了,選擇凱里主要是為了生計,其次是凱里的氣候好,凱里人人品好、客氣!”秦學明是四川省武勝縣人, 1986年從黑龍江當兵6年退伍回鄉,在家鄉拜了一位老補鍋匠為師。學藝出山后,他攜妻子及兩個兒女先后輾轉云南、貴州各地謀生。1989年,一家人來到凱里,憑著30元錢起家,在街頭擺起了補鍋攤。由于講誠信,講信譽,生意如日中天,現在,兩個兒女也已長大,一個大學畢業找到了工作,一個高中畢業后在外打工。
“凱里就剩下我這惟一一家補鍋店了!鼻貙W明說,20年前凱里有10多家補鍋攤,隨著人們物資生活的提高,這個行當越來越不景氣了,而今銳減至只剩下他這一家了。秦說,以前他一天最多時可補20多口鋁鍋,如今每天最多補3至5口。來補鍋的大多是飯店、早餐店的老顧客,因為他們使用頻率高,鍋底易燒壞,換一個新鍋底一則他們可省下很多買新鍋的錢,二來又可以使用一兩年。而居民住戶們,家家都買電磁爐及不誘鋼鍋具了,不用鋁質鍋了,因為很少有住戶前來光顧。 (李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