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子慈母天天看報 關注打拐新聞
1996年,凱里市民楊蘭芬的小兒子鄒貴勇丟失了,在尋找多年未果的情況下,她幾乎天天看報,關注打拐和尋親的新聞,除了尋找一絲心理安慰之外,還想從中尋覓兒子的蹤跡。
楊蘭芬是凱里市旁海鎮人,今年41歲,早年嫁給了來自湖南的鄒秧生,夫妻二人在凱里火車站一帶收破爛,生育了兩個兒子。其中,大兒子一直生活在他們的身邊,如今也能自立;而小兒子鄒貴勇,就不這么幸運了。
鄒貴勇出生于1993年農歷的7月初七,在父母身邊生活三年后失蹤,至今杳無音訊。說起那段痛苦的記憶,楊蘭芬眼淚奪眶而出。兒子丟失那年,他們家在位于凱里火車站附近的裝卸公司收破爛,一位姓唐的在火車站區域撿垃圾的男子很快與他們熟識。
“表面上,這個男的很熱情,性格豪爽,他告訴我們家老鄒說,‘你是收破爛的,我是撿破爛的,以后我們就是兄弟了’!睏钐m芬說。鄒秧生來自湖南,都說出門靠朋友,他自然也愿意接受這個朋友。
但是,誰想到,幾個月后,老唐和楊蘭芬夫婦的小兒子鄒貴勇一同失蹤了!拔矣浀煤⒆硬辉诘哪且惶焓1996年農歷11月1日,老唐來我們家玩,給我們家老鄒散發了一支煙,又給了孩子一毛錢,讓他出去買糖吃,等我們感覺到不對的時候,他和孩子都不見了。”楊蘭芬說。
孩子丟失后,楊蘭芬和丈夫找遍了凱里的大街小巷,始終沒有看到兒子那幼小而熟悉的聲影。無奈之下,夫妻倆擴大了尋找范圍,先后趕赴省內各地以及湖南、福建等省,但是,人海茫茫,在無任何線索的情況下尋找丟失的人,那無疑于大海撈針。據夫妻倆統計,從兒子丟失那天起到2000年,他們一直在外尋找,花了4萬多元人民幣,而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2000年1月14日清早,楊蘭芬上街買菜,無意中發現報童在高喊“貴州破獲了打拐第一大案……”她有些激動,趕緊花五毛買了一份。在報紙頭版頭條的位置,她看到了“99貴州打拐第一大案告破”的消息。消息稱,貴州警方重拳打拐,救出了35名被拐賣到福建等地的孩子。報紙還刊載了所有孩子的照片。
這些照片,每張楊蘭芬都沒有放過,看到第七張的時候,她眼前豁然開朗:“這個太像我家小勇了。”她顧不得去買菜,帶著報紙急匆匆趕回家,才到家門口,她就喊了起來:“老鄒,我找到老二了”。鄒秧生正在吃早餐,聽了妻子的話趕緊放下碗筷看過究竟!按_實太像了,胖胖的……”這是鄒秧生看到報紙后說的第一句話。
夫妻二人當即趕到凱里市公安局,請求幫助!按蚬辙k”的民警給他們出具了證明,便讓他們趕赴貴陽與省公安廳聯系。但是,夫妻倆趕到貴陽時,得到的答復卻是那孩子已被親生父母領走了,那是別人家的。
夫妻倆心涼半截,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凱里。那晚,楊蘭芬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她感到很傷心,但一想起最初看到報紙時的情景,她覺得報紙是好東西,應該多看看,說不定能找到關于兒子的消息。
從那天起,她幾乎每天都買一份報紙來讀,遇到打拐和尋親的稿件,她都會把報紙留起。夜深人靜時,就拿來讀。前不久,看到本報刊載的一組打拐和尋子的文章,她聯想到了15年前丟失的兒子,禁不住老淚縱橫,把報紙都打濕了,見此情景,家人趕緊把報紙收起……
“我傷心呀,不曉得我那可憐的兒子他怎么樣了。”楊蘭芬說著,眼淚又出來了。
在尋找兒子的同時,楊蘭芬夫婦也在查找老唐的下落。在兒子丟失一年后,他們終于獲知了老唐的消息,他因行偷盜之事在麻江縣被抓,后因涉嫌在凱里拐賣人口被移送凱里警方。然而,警方因沒有找到他拐賣人口的確鑿證據,也奈何不了他。
凱里市公安局打拐辦的民警李富榮是當年的辦案民警之一,他說:當時確實抓獲了一名嫌疑人,但是,此人幾次翻供,警方沒有得力的旁證來印證,最后因證據不足只得放人。“不過,楊蘭芬和他的丈夫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只要合情合理合法,我們都會予以支持。比如,一次他在湖南婁底發現了線索,我們都派出民警陪同前往尋找。”李富榮說。(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