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出手相助 凱里失語美女站起來啦!
5年前,一場車禍讓年僅22歲的龍玉琴成了“植物人”,后來,哥哥龍志平用歌聲喚醒了她,但是,至今她不能站立,更不能走路,也不會說話,有話,只能用手機短信來“說”。
此事經本港報道后,引起了在凱里心理醫生潘思緯的關注。他多次趕赴凱里市舟溪鎮青崗村,對居住在這里的“失語美女”龍玉琴進行“心理治療”。到目前,龍玉琴已能站立,病情有所好轉。
失語美女站起來了
4月18日上午,記者和潘思緯醫生一行來到了“失語美女”龍玉琴的家。
此時,龍玉琴在母親的幫助下,正梳妝打扮,看到客人們進家了,她手舞足蹈,顯得十分高興。
“怎么樣?”潘醫生拍著她的肩膀,問道。
龍玉琴笑得合不攏嘴,邊笑著邊舉起了右手。這是她和潘醫生約好的手語,也就是說“目前的我的狀況還好”。
“這位小妹很聰明的,好好調養下去,還有希望。”潘醫生說。
接著,潘醫生開始對她進行走路訓練。
最初,龍玉琴膽小,拿起兩只拐杖支撐,潘醫生讓她大膽些,勇敢站起來。
龍玉琴很聽話,把拐杖丟開了。奇跡出現了,她竟活生生站在了記者面前。
而在幾個月前,記者看到的龍玉琴只有依靠著墻壁、支架或者有人攙扶,才能站起來。
潘醫生讓她邁開步子走路,龍玉琴有些膽怯,看著他發笑。見此情景,潘醫生走近,拍著她的雙肩說:“你站得很穩,看,我怎么推你你都沒倒下,對吧?”
在潘醫生的鼓勵之下,龍玉琴的右腳邁開了一小步。但接著,她又呈站立姿勢朝著大伙笑了起來。“你看著我的眼睛朝前走,什么也不要去想。”潘醫生又發話了,龍玉琴很聽話地看著他,終于又邁開了步子,獨立走了兩三步。
潘醫生說,也許是人多讓龍玉琴膽怯的緣故,這次走得不理想。一個月前,他獨自來給龍玉琴治病,親眼看著她走了兩米遠。龍玉琴的哥哥龍志平也說,只要有人守護在身邊,她確實能不依靠拐杖和墻壁邁開步子走路,只是走得有些艱難。
“她是被嚇壞的”
今年39歲的潘思緯醫生出生于中醫世家,曾有5年的行醫經歷,擅長骨科和一些疑難雜癥。
1991年,他獲得了一本名叫《奇醫治怪病》的書籍,該書從中醫角度闡述了病因,但是使用的都是“心理暗示”的治療方法,藥物僅作為輔助。
在行醫實踐中,很多問題困擾著潘思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而這本書,卻讓他找到了答案,他感覺到眼前豁然開朗。
從這時候起至今,潘思緯把心理治療方法作為了自己研究的主要課題。他深信一個人的身體病癥與大腦的潛意識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系。
今年2月18日上午,潘思緯在網絡上瀏覽省內新聞時,無意間看到了“失語美女”龍玉琴用手機短信與人交流的報道。
潘思緯感覺到,如果采取“心理暗示”治療方法,或許能讓這位美女擺脫困境。
隨后,他驅車趕赴龍玉琴家。在詳細了解龍玉琴傷情以及與龍玉琴進行簡單的短信交流之后,潘思緯說了一句讓龍玉琴的全家人都十分震驚的話:
“她是被嚇壞了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潘思緯解釋說,車禍發生后,她的大腦一片空白,潛意識處于開放狀態,而在搶救到蘇醒這一過程中她的潛意識里接受信息都是“她成了植物人”、“還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恐怕不行了”等。
這些看似簡單的詞句對一般人來說平常不過,但對于一個腦部受傷的人來說,就能夠左右她的潛意識,致使這個人就表現出了“植物人”一樣的癥狀特征。
一番解釋讓龍玉琴的父母將信將疑,但龍玉琴的哥哥龍志平則是茅塞頓開,他當即請求潘醫生為妹妹治療。
潘思緯不但答應了龍志平的請求,而且保證分文不取。
公雞跳飯桌
4月18日上午,在結束對龍玉琴進行走路訓練之后,潘思緯便在記者面前做起了“母雞催眠”的實驗。
試驗中,他抓起了一只母雞,最初,母雞瘋狂掙扎,潘思緯毫不顧忌,伸出一只手在母雞頭部撫摸了一番。
奇跡很快就出現了,母雞像睡著了一般一動不動了,把它放在地面上它也不會跑開。1分鐘后,潘思緯突然揮手,母雞這才從地面上爬起并迅速逃離。
“母雞雖然是雞,但是它也是有思維的,被抓的時候它的大腦一片空白,潛意識處于開放狀態,慢慢就接受了人給予它‘設置’的狀態。”潘思緯說,龍玉琴的病,也是這個道理。
有意思的是潘思緯在前不久也抓了一只公雞給龍玉琴做個這樣的實驗,到最后一個環節,潘思緯突然揮手,那公雞就飛起來了,跳到了龍玉琴家飯桌上,這下把龍玉琴逗樂了,這位“失語美女”突然傻笑起來。
從這以后,每次訓練,潘思緯都會說起“公雞跳飯桌”的故事,每當這時,龍玉琴都會發笑,大腦處于興奮狀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進步是最快的,最讓人意想不到的。
潘思緯告訴記者,由于潛意識的東西在左右著龍玉琴,必須把她的意識調動起來,最終戰勝潛意識,這樣她才會走路,才會開口說話,才會恢復健康。
在治療中,潘思緯主要采取了“催眠暗示”和“清醒暗示”兩種方法。“催眠暗示”是在與龍玉琴面對面的情況下開展的,就是使用一定的催眠方法讓她處在一半清醒一半昏迷的狀態,這時候,其潛意識是開放的,醫生便灌輸一些積極語言信息給她,這樣的最終目的是對她以前儲存在潛意識里面的不良信息進行“修改”或者直接進行替換。
在潘思緯離開龍玉琴后,他就采取“清醒暗示”的辦法來對她進行繼續治療。他通過短信讓龍玉琴閉著眼睛,回憶她在校園里發生的事情,回憶她當年吹蘆笙的情景……最初龍玉琴很不解,總是在短信要問個“為什么?”潘思緯都不予回答,讓她照做,然后自己去思考,去感悟。
一般情況下,三兩天之后,龍玉琴都會發來“興奮版”的短信:我感覺自己又能吹蘆笙,我又看到我的同學了,她們好像都結婚哦……
她還在短信中說,以前做夢都很混亂,醒來之后什么也知道,而今,夢境清爽,醒來之后也能記得清楚。
潘思緯說,之所以讓她回憶這些東西,主要是把她的想象能力調動起來,讓她的意識處于活躍狀態,只有她的自我意識得到了加強,自己學會思考,她才會更快地恢復健康。
美女追老虎
分析起龍玉琴當前的病情,潘思緯說,她的“意識的力量”和“潛意識的力量”目前還處在勢均力敵的狀態之下,誰也戰勝不了誰,只有繼續治療和引導,意識才會最終取得勝利。
但是,目前由于條件所限,龍玉琴只能呆在家里,視野得不到拓展,這不利于她想象能力的發揮,如果這一點得不到改變,治療就很難有較大的突破。
為此,潘思緯建議將龍玉琴轉移到凱里作居住治療,他也將履行當初的承諾:醫療費用分文不取。
而龍玉琴的家人表示,過了農忙時節,將按照醫生的吩咐把龍玉琴送到凱里。
潘思緯說,他曾經做過這樣的心理學實驗,那就是在對龍玉琴進行“催眠治療”時,讓她想象著面前出現兩只小老虎,然后拔腿去追趕。但龍玉琴說,老虎真出現過幾次,但當她要去追趕的時候,突然想到自己的雙腿不方便,導致實驗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旦有一天龍玉琴突然拔腿去追趕老虎,那她就能走路了。”潘思緯說。(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