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樂天空的新星
在群星熣燦的黔東南原創音樂天空上,閃耀著一顆新星,這顆新星就是黔東南知名音樂人——鄭建安。
鄭建安現任凱里學院貴州原生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教師、黔東南州原創音樂學會副主席,他和我是黔東南民族師專(凱里學院前身)藝術科音樂專業的同學。說實話,同窗三年,這位學友在我的腦海里沒留下多少深刻印象,畢業后又經歷了二十五個春秋風霜的洗禮,若不是他的音樂作品在影視和網絡上頻頻“亮相”,使得他成為黔東南走紅的知名音樂人,恐怕他的名字早已在我的記憶中淡化了。然而,他的不斐成就卻激活了我的感官,讓我重新開啟了往日記憶的閘門。
1983年,鄭建安和我一同考進坐落在洗馬河畔的音樂學府學習音樂。黔東南民族師專是貴州省恢復高考后第一個開設音樂專業的高等院校,師資力量很雄厚,進校后,同學們都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鄭建安便是其中最用功的學員之一。
學生時代的鄭建安,皮膚長得白皙細嫩,與我這個又瘦又黑的鄉巴佬成為鮮明對比,起初同學們都戲稱他為“奶油小生、紈绔子弟”。但與鄭建安相處不久后,同學們先前這種“以貌取人”的定論,卻完全改變了。其實,鄭建安并不像他的相貌所表象的那樣“玩世不恭”,而他卻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學生,在學習上十分刻苦,課堂內外都勤學苦練,不論是枯燥無味的理論課,還是單調的視唱練耳、聲樂、鋼琴課,他都能專心致志、一絲不茍,并且能持之以恒。每門功課他都能向老師交上滿意的答卷,每學期考試下來,單科成績雖不冒尖,但他的綜合成績排名一直是全班數一數二的。他是屬于“全能型”的那類學生,深得各科任課老師的喜愛。在校三年中,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虛心好學的精神在專業上練就了一身硬功夫。
鄭建安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一直對流行音樂情有獨鐘。當同學們在一本正經地學習意大利式“陽春白雪”的美聲唱法時,他卻扭著屁股學哼著流行于世面的“下里巴人”通俗歌曲。同學們背地里議論他“不務正業”,有的老師也認為他破了聲樂教學的規矩,而他卻在“一意孤行”,誓將流行音樂愛好進行到底。正是因為他獨特的藝術愛好和個性追求,為他日后隨心所欲地馳騁于原創流行音樂的天地間,造就了一雙飛翔的翅膀。
參加工作后,鄭建安仍然念念不忘流行音樂,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把流行音樂玩熟玩通,并將其發揚光大。常常以流行歌手的身份出現在各種演出場所,因而他也成了黔東南有名的歌星,有成千上萬的崇拜者和“粉絲”。他在凱里師范任教時,還利用課余時間教了一批又一批流行音樂愛好者學習流行唱法,深受學生們的敬重。他的學生遍及黔東南各個縣(市),每到假期,都有學生邀請他去“周游列國”,而接待他的統一規格,幾乎是千篇一律的邀請他到歌舞廳演唱流行歌曲,大家以便在娛樂中借機探討交流學習。
經過長時間的學習積累,鄭建安在流行音樂的研究上已有了較深的造詣。調到凱里學院后,他開始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流行音樂的創作上,短短幾年功夫就成功地創作了200余首歌曲,成為黔東南原創音樂后起之秀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苗家六月》、《今夜我不想離開》、《想念你成了災》和《說不出的痛》等。鄭建安創作的《苗家六月》,是在苗族音樂的基礎上作了有效吸收和深度創造,有機融合了苗族音樂和流行歌曲元素,具有濃郁的黔東南民歌風格,又有流行歌曲的味道,在《首屆全國優秀流行歌曲創作大賽》上,一路走紅,登上了央視舞臺,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取材于黔東南侗族音樂元素,與《苗家六月》異曲同工,且由鄭建安自己演唱的《今夜我不想離開》,也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鄭建安也因此而成為全國華人男歌手之一。而具有純粹的流行歌曲風格的《想念你成了災》和《說不出的痛》兩首歌,則分別被《女兵還鄉》和《苗鄉情》兩部電影作為主題歌,成為貴州首次被采用為電影主題歌的音樂作品,鄭建安也成了貴州第一個有作品用為電影主題歌的曲作者。
在鄭建安的朋友圈子里,有一幫流行音樂愛好者,其中有工人、農民、商人、教師、學生、職員和領導干部……每當閑暇時,他們都會聚在一起,展示自己的才藝,八路神仙各顯神通,無拘無束,瀟灑自在。而鄭建安則通過這樣的活動來豐富自己的創作經驗,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前不久,我有幸被邀請參加了他們的一次活動,受益匪淺。久別重逢,眼前的這位學友不再是過去印象,如今的他從身上釋放出來的是成熟、睿智、活力和希望的氣息,也讓我看到作為黔東南大地原創音樂天空上的新星的他正在放射出一種明亮而又神秘的光芒。
鄭建安并不滿足于現狀,他腳下的路很長,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他的音樂旋律中似乎漸漸地強烈起來。分手時,我們眺望著遠方,鄭建安胸有成竹地告訴我:他和他的搭檔黔東南知名作詞人黃昌松共同擬了一個計劃,就是結盟一個“貴州風”民族通俗原創音樂集團,匯聚各路精英,為宣傳、推介、展示貴州的民族文化作貢獻。他邀請我加盟,我欣然同意了。我虔誠地祈愿這股“貴州風”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像春風一樣吹拂著貴州這片古老的土地,使民族通俗原創音樂園地百花綻放、盡吐芳華,讓多彩貴州神采飛揚……
(吳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