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索賠難壞貧困之家 法官調解出妙招
最近,劍河縣法院刑庭的法官們遇到了這樣一道難題,這道題的一邊是50萬元的高額賠償,另一邊則是兩個一貧如洗的家庭。如何讓他們在賠償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呢?法官們想來想去,決定帶索賠方到被索賠方的家里去“參觀”。結果,兩個一貧如洗的家讓索賠方心靈受到了震撼,他們終于答應在賠償問題上作出讓步。
據介紹,2010年4月21日,劍河縣展架村村民邰通龍、邰正輝在該縣八郎村玩耍,其間與當地村民劉某某發生打斗,最終,劉某某負傷倒地。
事發后,劉某某被母親和八郎村村主任扶回了家中休息,之后傷勢日趨嚴重。2010年4月25日上午,其因感到頭暈、惡心、嘔吐家人把他送入醫院輸液。
5月1日下午2時許,劉某某傷情加重,出現了昏迷、抽搐等癥狀。次日凌晨,劉某某被送入黔東南州醫院進行開顱手術,不過,術后他卻一直處于昏迷狀態。
到5月22日凌晨,劉某某經醫治無效死亡。法醫鑒定認定,其死亡原因是頭部受傷,形成慢性出血,又因延誤治療導致腦組織損傷所致。
今年4月14日,劍河縣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庭審中,劉某某的親屬堅持要被告人賠償各項損失50萬余元。合議庭再三組織調解均不愿“松口”。
庭審結束后,合議庭動員被告人的家屬賠償受害人的損失。為此,被告人邰通龍的母親向所有親屬借款,最后僅借到10000元人民幣;另一被告人邰正輝的父親邰志國則變賣了家里唯一值錢的兩頭黃牛,獲得了2500元的“牛款”。兩被告人親屬將獲得的錢款交給法院時,均表示再也沒有能力籌集余款。
而此時,死者劉某某的親屬仍堅持50萬元的索賠數額,沒有給對方留下商量的余地和空間。
合議庭的法官們也犯難了,不過,他們仍不愿放棄調解。4月25日上午,法官們通過展架村委會了解到邰正輝、邰通龍二被告人家庭生活確實十分困難,靠低保度日。法官們思來想去,決定帶著劉某某的親屬深入到兩被告人家中“參觀”,讓他們親眼看一看兩被告的家庭是否具有50萬元的賠償能力。
對于法官的提議劉某某親屬表示贊同。就在25日當天,他們跟隨法官來到了展架村兩位被告人的家。
在被告人邰通龍的家里,劉某某的親屬們了解到,邰通龍自幼喪父,常年患病的母親是他唯一的親人,為了給母親治病,家里現在是債臺高筑,最近又向親友借了10000元交給法院,欠的債務就更多了。在向“冤家”講述自己家庭情況時,邰母除了一個勁道歉之外,還多次流下淚水,讓包括劉某某親屬在內的人竟為之動容。
在被告人邰正輝“參觀”時,劉貴報親屬們看到的場景與邰通龍家一般無二。邰正輝的父母年逾70歲,其姐姐又系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靠著低保度日。
“參觀”完畢,劉某某的親屬態度出現了很大的轉變,他們答應在賠償的問題上作讓步。目前,新的賠償方案正在草擬,合議庭法官將于近期再次組織調解。(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