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純松和他的4個未成年“子女”(圖)
楊純松和他的兩個小“子女”
懂事的孩子幫“爸爸”“打工“貼補家用
2年間,高中平、高中勤、高中亮和高元珍四兄妹的爸爸、爺爺、媽媽相繼被病魔奪走了生命。只當了20個月“上門爸爸”的楊純松,能否成為他們的依靠,人們很難料定。
正當大家為4個未成年孩子的前途命運擔憂的時候,38歲的楊純松選擇犧牲自己的大好前程,出人意料地留了下來。他5年如一日,把別人的孩子當成“子女”養育。
發生在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丁坪村崗坡組的真情故事,感動了十里八鄉。
2年間,病魔奪走了他們的3個親人
崗坡組坐落在群山夾抱之中,6戶人家30多口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2010年6月,村里在組上開建茶場時挖出一條可通農用車的便道。這年,高法坤從這條路上走向沿海打工,成為組上第一個“闖世界”的人。
組長高中華說,因耕地少,沒水源條件,6戶人家年年缺糧,其中5戶人家常年依靠政府救濟和低保過活。“要是遇上干旱,我們人畜飲水都成問題。”“人口平均年齡很低,大概50來歲,5年來,寨子上死了5個年輕人。生存條件差,政府已考慮將我們全寨進行移民搬遷。”
高中華講,從1994年起,高中平、高中勤、高中亮和高元珍四兄妹相繼來到這個世界。今年,大哥高中平17歲,小妹高元珍10歲。5年前,在他們還不明白事理的時候,厄運頻頻向他們伸出了毒爪,撕碎了他們的童年美夢。
孩子們的生父叫高銀坤。2005年3月,35歲的高銀坤因病去逝,拋下了長年癱瘓在床的繼父高仰文、身體孱弱的妻子鄒茶花和他4個未成年的子女。鄒茶花不堪重負,經人介紹,2006年2月,招另一鄉鎮的未婚青年楊純松上門結婚。
災難沒有離開這個家庭。“我這輩子都記得,在不到一年零八個月的日子里,我親手埋葬了他們的爺爺和母親。”楊純松說,86歲的高仰文在他贍養30天后,因病離開人世;2007年10月,妻子鄒茶花又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在這個世界上,您是照亮我們的太陽!”
2011年6月6日,是民間傳統端午節,筆者來到丁坪村,看到楊純松正在給村里一戶人家翻耕水田,渾身都是泥水。在他旁邊的水田里,“小兒子”中亮和“小女”元珍在忙著撈“水泡子”(當地收購,可食用)幫“爸爸”掙錢貼補家用。
一看就知道,楊純松是個忠實憨厚的勤苦人,話不多,只顧一個勁地干活。在我們的要求下,他停下活,帶領我們走進了他的家。
一幢小木房,用木板夾成墻壁,一塊黑色破塑料布搭在一座木架上,成了豬圈和廁所,四周沒有任何遮攔。這是楊純松的家。大白天,他家的廚房很陰暗,打開電燈后才看清墻角里擺著一張小木桌,上面罩著一只防蚊蟲的塑料罩子。罩子里面是吃剩下的半碗黑酸菜和半碗米飯。中亮說:“這些是我和妹兩個昨天吃剩下來的飯菜,留起下回吃。”隨行采訪的人聽了都覺心酸,趕緊傾囊相助。
丁坪小學教師張文華,教過4個孩子。他說,看到他們那種苦樣子,學校師生都捐款捐物幫助他們。去年,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來駐村,得知楊純松的事跡后,連聲感嘆,把隨身攜帶的錢都掏出來交給了他們父子。當地黨委政府得知這個家庭的情況后,將4個孩子列入了低保救助對象。
讀上初中的高中平,是家里和組上的驕傲,是寨子里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中學生,學歷最高,學習很好,拿了不少獎狀回家。2011年1月,已上初三年級的中平放寒假回家,想到下學期自己和弟妹們在學校的生活費用還沒有著落,就一個人偷偷跑到幾十公里外的一家磚瓦廠去打苦工。誰知錢沒找著,自己的一只腳在勞動時扭斷住進了醫院。
楊純松責備中平不該背著他去干這種傻事,心疼地說“有我在,就是討米也要送你讀這個書!”懂事的中平忍不住內心的愧疚,流著淚說:“爸爸,您太累、太苦了,是我們拖累了您。弟妹都還很小,我們不能沒有爸爸!”
康復出院后,中平沒有去學校,他與老二中勤“密謀”離家出走,一個往廣州,一個往溫州,開始了打工生涯。這時,老大17歲,老二16歲。
今年5月,兄弟倆給楊純松分別寄回打工掙得的600元和500元錢。中平還通過手機短信對楊純松說:“爸爸,這個家,您一個人是扛不住了,讓我們和您一起承擔吧。謝謝爸爸。在這個世界上,您是照亮我們的太陽!”
有人拋棄自己的骨肉,他卻養育著別人的孩子
“這里20歲以上的光棍有5人,全寨5年之內有6個男人的老婆跑了,光我父親前后引來的3個后媽也都跑了。只要了解崗坡情況的女人,幾乎都不愿意嫁進來。”高中華用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來說明寨里的嚴重情況。
高中華還說,高法坤外出打工后,他老婆吳萍香丟下4個孩子跑了,只好將掙來的錢用來找她,找了好幾年,找不著。打工錢花光了,就賣耕牛找,又花光了,就到銀行去貸款。為找老婆,高法坤前后花去了1萬多元。去年好不容易把老婆找回來了,10天后,又跑了,至今音訊全無。
高中平、高中勤、高中亮和高元珍四兄妹,是不幸中的萬幸,他們有個不離不棄的好“爸爸”。
楊純松說,他永遠也忘記不了妻子與他生離死別的那一刻。
妻子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眼巴巴地盯著床前4個未成年的孩子,拉著他們的手叫跪在楊純松面前,一一叫喊“爸爸”。楊純松知道妻子的心思,對她說:“你走了,你的兒女就是我的兒女。你就放心去吧!”
鄒茶花去逝后,楊純松始終履行著自己當初的諾言,把她的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心肝寶貝一樣養育著,5年如一日。
楊純松的兄弟楊純中為哥哥的前途著想,曾3次上門要接他回家,他不走。兄弟火了,責罵他:“你幫別人盤崽,不考慮自己,將來誰養你呀?”
寨中,有人認為他幫別人盤崽是假,想占人房產和田地是真,幾次三番想攆他走人,他也不走。
缺衣少食;4個孩子上學需要大筆開支;既當爹,又當媽,累……生活的重重壓力壓在他身上,他沒有放棄。
“他哪樣都沒得講的!像這樣心好的人,我這把年紀了也沒見到過。”崗坡組90歲的吳老春老人這樣評價楊純松。
“我3歲上就死了爹,老是被人欺侮,我不能讓他們再像我從前一樣!”“出門進屋都聽他們叫我‘爸爸’。我干活累了,都來幫我捶背揉肩的。端茶送水孝敬我也是常事。我還希圖什么呢?我一輩子都不走了。”楊純松對筆者說。
(張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