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有家“義工客棧” 義工管吃管住不給報酬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11/8/15 8:56:03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
據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 “推開客棧的大門,古色古香的建筑、義工真誠的笑意,還有游客朋友開懷暢飲的激情……都給人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這是一位來自廣東的游客在微博上的“感言”。他所指的客棧,就是位于鎮遠天后宮院內的桃源小筑客棧。
這是一家在今年5月1日才試營業的客棧,這里沒有固定的服務員,全是面向全國招募而來的義工,因而被稱之為“義工客棧”。
不招服務員,只招義工
由于依托于古建筑,所以客棧顯得古香古色,頗有韻味。在客棧總臺,幾位學生模樣的姑娘小伙在電腦邊核對賬目,不時還有些爭論,說的都是很標準的普通話。
客棧負責人小邰說,他們就是義工,有的服務期即將結束,有的,才剛剛進入客棧。
小邰說,在籌建桃源小筑客棧期間,股東們就客棧的運行模式作了精心設計,其中,最有創意的一項設計就是招募義工到客棧里服務:不招聘固定的服務員,取而代之的是義工,而義工,服務的時間長短不限,不給報酬,但管吃管住。
但小邰的親朋好友們則提出了諸多質疑:沒有報酬,對人沒有吸引力,而且義工服務具有不穩定性,容易造成“服務斷檔”,影響到宿客對客棧的滿意度。
……
“這些問題我們都考慮過,但什么事情都得試一試才知道。”小邰說,她對“義工服務”的設想充滿信心,至少它算是新生事物,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客棧快開業后,小邰和他們的同伴在“豆瓣”等網站發布了招募義工的消息。不過,點擊的人雖不少,但無人報名。
第一個義工是位重慶姑娘
5月下旬的一天,小邰正在客棧前臺忙活,突然座機電話響了。
“請問你們現在還需要義工嗎?我想過來試一試。”小邰剛拿起電話,對方就直接說明了來意。
“如果你過來,將是我們客棧的第一位義工。”小邰高興極了,把“第一”的榮譽帽子套在了對方的頭上。
在交流中,小邰獲知,對方是一位來自重慶的姑娘,叫銀銀,剛大學畢業。
“為什么要來做義工呢?”小邰很想知道銀銀的想法。
銀銀說,幾個月后她將到成都某銀行上班,考慮到剛大學畢業什么也不會,很想出來鍛煉,但最初找不到很好的門路,前不久,看到了客棧的招募啟示后,思量再三,決定前來。“我想把這次義工生活作為學習與工作的一次過渡。”
5月30日,銀銀如約而來,休息幾小時后,正式上崗,開始了義工生活。
她的工作很簡單,接待客人、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每天忙碌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其余的時間,就可以休息。鎮遠是銀銀很向往的地方,她往往會放棄休息時間,到古城里去轉悠。“古城就像是畫卷,我置身其中,就有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銀銀說。
客棧的管理寬松而富有人情味,義工可以參加客棧和宿客們舉辦的任何活動,因此,銀銀和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成了好朋友,他們互留聯系方式,共同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義工每天只忙活4小時
工作一周后,銀銀不僅習慣了義工生活,而且有著很深刻的體會,有空上網時,她就會在網上“曬”自己的義工體會,與網友們分享。
在她的影響之下,來自安徽合肥的小唐在6月中旬千里迢迢趕來鎮遠,成為了客棧的第二位義工。
小唐上崗后,跟著銀銀在客棧里轉悠了兩小時,很快就熟悉了業務。
在小唐之后,報名到客棧做義工的人多了起來,不過,由于客棧剛起步,加之多數宿客都是“自助型”游客,所以客棧每個月僅需4至5名義工,對于多出來的報名者,服務時間都要推延至下一個月。
“到目前為止,到客棧服務過的義工已有10多人,其中多數是大學生,也有‘上班族’和游客,而有些游客進入客棧后,不想回去,就常來幫忙,也就成了義工。”小邰說,客棧把義工分為兩個服務班組,上午一個班,下午一個班,而每個班組每天忙活的時間也就只有4個小時,更多時間,由義工自己支配。此外,義工需要外出旅游,只要提前請假,客棧都許可。
目前還在客棧服務的義工“小匆匆”是江西一所大學的在校學生,以前的每個假期,他熱衷于與老鄉、同學聚會。“如今,大學要畢業了,我心里很著急,便改變了以前的度假方式外出鍛煉。
“客棧是我們溫暖的家”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游客住宿交住宿費,均由值班的義工代收。
“這會不會具有資金安全隱患呢?”記者心存疑惑。
“到目前,客棧沒有丟過一分錢,義工們都很自覺。”經常在客棧做工的小娟(小邰的妹妹)說,客棧從不把義工當外人看,彼此坦誠相待,因此,經常會有感人的故事上演。
銀銀服務期滿之后,很想去凱里轉轉。無意中,小邰從其他義工口中知道了她的想法,于是,她和丈夫商量一番,駕車帶著銀銀到凱里市區以及千戶苗寨西江玩了一天。
“在凱里與我們分手的時候,銀銀都哭成了淚人。”小邰說。
盡來自安徽的小唐已離開了客棧,但卻時常打來問候電話,對于他來說,客棧就是一個溫馨的家。
今年7月20日,還在客棧做義工的小唐突然收到了公務員招考的錄用通知。
消息傳來,大伙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這小伙奔波了這么些年,終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難過的則是大家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現在分手,多舍不得呀。
小唐乘坐的列車將于7月21日凌晨4點離開鎮遠,當天他提前1個小時起床洗漱,可當他拿著行李走出了房間時,愣住了。原來,小邰率義工以及部分游客在院壩內“一字兒”排開,默默地注視著他,誰也沒有說話,客棧里的寵物狗“福貴”也來了,它蹲在地面上,盯著小唐。
“感謝大家……”這種只有在電視上看到的鏡頭,現在竟然在自己眼前上演,小唐眼淚奪眶而出。
沉默兩分鐘左右,大伙每人對小唐說了一句話:
“一路順風”
“不要忘記了,我們是義工兄弟”
……小唐因過于激動說話語無倫次,他只得把自己想說的寫在了留言薄上:客棧是我們溫暖的家。
⊙對話 “生活,其實可以簡簡單單”
來自西北民族大學的穎子說,到桃源小筑客棧讓她收獲的是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以下是記者與她的對話。
記者:你為什么要到客棧來做義工,是好奇,還是另有原因。
穎子:我是在“豆瓣”網上看到招募啟示后就報名了,好奇有一點,但更多是找到一個鍛煉自我的機會。
記者:在客棧做義工期間,讓你最難忘的是什么?
穎子:這里的氣氛很好,客棧的老板、游客以及我們義工經常聚集在一起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交了很多的朋友,學到了很多在書本里學不到的東西。
記者:做義工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你覺得這期間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穎子:我是一名大學生,生活在大學校園里我深切地感覺到現在的大學生真的有點迷茫,我以前也感覺到迷茫,但是,到了客棧做義工之后,每天忙碌而充實,這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對前途也充滿了信心,我覺得,生活,其實可以簡簡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