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眾望,黃平木江打出日涌千噸抗旱井(圖)
盡情嬉戲
排隊來挑水
清泉下盡情淋浴
我們有水喝了
8月31日中午,高高的鉆塔、“鐵血地質男兒,抗旱打井找水保民生”、“無愧工人先鋒,傳承光榮集體建新功”兩條耀眼紅色豎幅下,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施工隊員和圍觀的村民高聲歡呼!位于黃平木江的第三口抗旱井出水了!鉆井深度150.2米,日涌水量有一千噸,能解決幾千人、畜飲水困難,是黔東南地區難得的一口大涌水量水井。
今年旱情持續嚴重以來,在全省統一部署、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下,地處黔東南的101地質隊在麻江、黃平等特、重旱縣,先后投入了精良抗旱打井機臺7臺套、精干技術力量30多人,抗旱打井工作烽烽火火、如火如荼。不辜負災區老百姓的重望,黃平長沖、麻江長興、黃平木江等抗旱井先后出水,其中麻江城關長興村抗旱井日涌水量207噸、黃平縣上塘鄉木江村抗旱井日涌水量一千噸,可解決附近村寨數千人及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
木江村位于黃平縣城西直距約15公里,大面積分布中上寒武統白云巖,原來的一大壩農田因常年缺水都已改成了旱地,主要種植玉米和烤煙。周邊村民生活用水靠幾口小水井維持,沒有自來水,木江村的飲水困難一直是縣、鄉兩政府長期頭痛而又無法解決的問題。今年旱情特別嚴重,僅有的幾口小井也干枯,村民用水要到幾公里以外去拉或挑,用水要精打細算,最后一道也要用來喂牛和澆灌農作物。大多數村民為了少用水,節約最后一道水用來澆灌農作物,狠下心把心愛的水牛賣掉。
8月21日,楊正明機長帶領的抗旱打井機臺在木江正式開工,用他們純熟的鉆井技術,根據不同的地層巖體特征,采用普通工藝和空氣潛孔錘鉆進新工藝相結合的技術夜以繼日地施工。8月31日中午,高高的鉆塔、“鐵血地質男兒,抗旱打井找水保民生”、“無愧工人先鋒,傳承光榮集體建新功”兩條耀眼紅色豎幅下,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施工隊員和圍觀的村民高聲歡呼!第三口抗旱井出水了!鉆井深度150.2米,日涌水量有一千噸,能解決幾千人、畜飲水困難,是黔東南地區難得的一口大涌水量水井。
出水的消息很快傳遍,周邊村民紛紛趕來挑的挑水,小孩在噴流涌泉下盡情喜戲、喝水,大人小孩滿臉洋溢著從未有過的幸福笑容¨¨¨六十多歲的楊通仁老漢趕緊把自家一大一小兩頭水牛牽來,讓它們喝上飽飽的一頓水,脫了上衣在涌涌噴流下盡情淋浴,他說這是他有生以來唯一的一次淋浴,他還問施工隊這水一直噴著太可惜了能不能關掉。
感激之情無法言喻,村民們主動在施工隊的帳篷外貼上了“黨恩似海,打井利民生”、“抗旱打井保民生,鉆井出水暖人心”等標語,上塘鄉黨委為施工隊送來了“打井送甘露,抗旱保民生”的錦旗。(凌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