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奏響惠民曲 實事實施提升幸福指數
中國經濟網訊 10月21日上午一上班,貴州省凱里市三棵樹鎮南華村75歲村民潘仁杰來到鎮上的農村信用合作社柜臺,將上個月的175元老年補貼取出來。
“現在黨的政策好了,老年人也發‘工資’,讓我們的生活有了保障。”剛剛拿到補貼的潘仁杰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準備去買些油、鹽和肉,順便把家里的電費交了。
如今在凱里市,凡年滿60歲的老人,每月都能領取到100到200元不等的老年補貼。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補貼標準還將不斷提高。據凱里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局長吳俊介紹,該市每年因此支出將近1億元。
這只是凱里市近年來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一個例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凱里市提出要辦理十件實事,其中涉及民生的多達9件,通過的年度財政預算中,涉及民生的支出占到三分之二。
從今年9月開始,凱里市率先在貴州省范圍內推行普及高中教育,凡戶籍在凱里市的初中畢業生將全部進入高中階段學習,讓該市的初中生都園了“高中夢”。目前,該市高中教育普及率已超過90%。
為實現“人人上高中”的目標,近三年來,凱里市對高中階段教育投入近7億元,用于高中校園的改擴建,比過去20年的投入總和還多。
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高中與初中之間的對接,核實2011屆初中畢業生的去向。該市教育局還積極為錯過入學時間的學生聯系學校,安排就讀。
除此之外,凱里市在“富民”、“惠民”、“健民”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績。
“十一五”期間,凱里市以發展促就業,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8219人次,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5586人次,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2015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5%以內。就業規模也不斷擴大,去年該市社會從業人員83816人,比2005年增加38.76%。去年,該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0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081元,分別比“十五”期末增長82.42%、87.46%。
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上,凱里市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分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目前,該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達100%,統籌的合作醫療資金近6000萬元。今年1至9月,該市共有10.72萬人次參合農民就診受益,補助資金達3616.57萬元。
除此之外,城鄉低保也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從去年起,該市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由700元提高到1250元,城鎮低保標準每人每月由170元提高到230元。
“十一五”期間,該市還建成廉租房10.5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40.52萬平方米,解決了2019戶困難群眾和4036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在保障群眾健康上,凱里市近年來投資2224萬元,新建村級衛生室15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4個、鄉鎮衛生院3個,改擴建衛生室30個,方便了群眾就醫。
今年6月以來,凱里市還先后啟動了“健康凱里”系列行動,市民的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