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十大民生工程" 共享美好黔東南建設成果
12月21日—22日,各縣代表團在討論廖少華代表八屆州委所作的工作報告時,結合本地實際,對如何大力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和“十大行動計劃”。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美好黔東南建設成果進行了熱烈討論。代表們一致認為,近年來,我州深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管理水平與人民群眾的期盼仍有較大差距,體制機制障礙有待突破,改革開放仍需繼續深化。在討論的過程中,代表們還就如何實施好“十大民生工程”,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意見。
天柱縣代表團認為:要提早項目下達和資金到位時間,以促進項目加快推進,及時完成。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項目實施需要,讓民生工程盡快發揮效益。
從江縣代表團、軍警代表團認為:要加快實施農村通村油路項目,加大對農村公路維修資金投入力度,改變目前少數農村通路不通車、通路不通暢的現狀。從江要盡快修復因修建“兩高”損壞道路和水渠,及時化解農村社會矛盾,方便群眾生產生活。要加大對農村消防的投入,完善農村預防火災、撲救火災的設備設施,如改造農村電網,修建防火水池,配備消防水槍、消防泵等,鞏固農村危房改造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黎平縣代表團認為:要在校點撤并工作中,適度保留一些不具備條件撤并的校點,以解決適齡兒童就地上學的問題。要努力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認真組織實施好惠及百姓的農村危房改造、廉租房房建、經濟適用房建和農村醫療保險、城鎮醫保和農民工培訓工作,千方百計為失地農民、下崗職工創造就業條件。
雷山縣代表團認為:省、州對縣級應加大支持和傾斜力度,從政策措施、行政審批等方面多給予支持。要加大對邊遠鄉鎮、農村學校的傾斜力度,促進區域性共同發展。
劍河縣代表團認為:要認真組織實施國家社會養老保險、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支農惠民政策,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盡心竭力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城鄉困難群眾納入低保范圍。
榕江縣代表團認為:要加快農村斷頭公路建設,使村與村之間連接,形成路網,方便群眾出行。要進一步加大對月亮山、雷公山地區的重點扶貧開發,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投入,幫助群眾脫貧致富。
黃平縣代表團認為:教師素質的提升是關系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省州要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提高教師的素質提升方案,確保教師隊伍的建設。要將人才的培訓著眼于外向培訓,多組織外出培訓。
凱里市、丹寨、麻江、施秉、鎮遠、岑鞏、三穗、錦屏、臺江、州直二代表團、軍警代表團一致認為:要著力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牢固樹立民生為本理念。要優先發展科教事業,著力突破學前教育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科技知識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發展衛生計生事業,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繁榮文化體育事業,大力實施文明素質、文化惠民、優秀文化遺產保護等九大文化改革發展工程,努力推動我州民族文化跨越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認真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建立社會保險、救助、福利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管理服務體系,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和農村居民居住條件。(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