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原創音樂歌唱比賽岑鞏小伙榮摘冠軍
12月25日晚,黔東南原創音樂歌唱比賽正式進入了決賽階段,在眾多的黔東南原創音樂歌唱比賽選手激烈的比拼角逐之下,經過現場評委評分、現場觀眾評分、現場觀眾支持率以及網絡投票等四項綜合分數的最終裁決,黔東南州岑鞏小伙——楊恒,以優越的成績榮摘了此次比賽的冠軍。
近日,記者在黔東南原創音樂實踐基地采訪到了這位冠軍選手。
楊恒,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人,從小家境貧寒,其貌不揚,他曾在嘲笑聲中度過童年,他沒有完美外形,卻勇敢追求完美夢想。2005年他以優秀的高考成績成功考取南昌理工學院就讀,對音樂熱愛癡狂的他,在校期間組建二人組合——“藍風組合”,自己的原創音樂作品清逸、優雅,優美的和聲廣受校友及老師的喜愛,曾獲南昌理工學院藝術節歌唱大賽第一名。
通過大學期間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對音樂的濃重渴望,2008年畢業后的楊恒,公然地放棄了國家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鐵飯碗”考試,選擇了自己的熱愛、自己的追求——音樂,從此,他踏上了自己人生中的“音樂之旅”。在“音樂的旅途”中有坎坷、有淚水、有“路人”的“歧視”、也有“路人”的鼓勁與支持。
“音樂之旅”第一站——南昌街頭“賣嗓”
剛畢業的楊恒,離開了熟悉的校園生活,對于他來說卻才是剛剛正式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他沒有任何社會經驗,一包衣物、一把滿是磕碰嚴重“傷痕累累”的破木吉他成為了他的隨行僅有,在身上僅有2元人民幣的時候,他買了一瓶礦泉水, “厚著臉皮”背著“破木吉他”擺著畢業證書及獲獎證書第一次站在街頭進行“賣嗓”。因為嗓音宏亮、情感豐富,所以當天晚上圍觀欣賞的群眾都紛紛為他慷慨解囊。 “賣嗓”一天下來,深感疲憊的他從兜里掏出了25元到附近旅館開了一間簡陋的房,在房間里,他喜淚交夾的默數著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483.7元。
初步南寧 生活艱難
繼南昌街頭“賣嗓”后,楊恒輾轉游走南寧繼續“賣嗓”生涯,這是也是他此生第一次初步南寧,在這陌生的地方,他因為不熟悉路段,所以有時候白天在街頭“占道” “賣嗓”的行為遭到地方城管的命令禁止,身上的錢所剩無幾的他只有選擇了“跑夜市”游走悉問“老板您是否需要點歌嗎?”等方式來維持生計。
南寧落雨夜,巧遇貴人
一個傾盆大雨之夜,楊恒讓仍堅持游走街頭賣唱,突然一個“老板”叫上了他:”小伙,過來,我要點一首歌”。在以10元為報酬的成功交談之下,楊恒唱了一首孫楠的《拯救》,歌唱到一半的時候,房間因為裝修問題,滲透的雨水從天花板剛好滴落在楊恒的頭頂,即便如此,楊恒還是頂著雨水的滴落繼續為“老板”“賣嗓”。歌曲雖然唱結束了,而楊恒卻是一身雨水,當楊恒剛起身走出的時候“老板”突然叫停了他,對他頂著雨水“賣嗓”的服務高度贊揚與敬佩,當場獎勵了楊恒100元,并邀請楊恒坐下喝杯水酒,經一番交流后,得知這位 “老板”是南寧當地經營一家酒吧的總經理,總經理并向楊恒介紹了該酒吧一份駐唱的職業,這份職業對于人生地不熟,而且每天靠游走街頭 “賣嗓”來維持生計的楊恒來說,心里倍感溫馨與喜悅,于是楊恒很快就答應了酒吧駐唱這份職業,翌日并與該總經理簽訂了每月包吃包住3000元工資加提成的勞動協議。此后,較為穩定的酒吧駐唱工作更加樹立了楊恒對音樂的執著與追求。
自主創業 經驗不足 路艱辛
長時間的異地酒吧駐唱,思鄉情愈演愈濃。2010年初,在異地酒吧駐唱掙了些錢的楊恒決定回家自主創業經營酒吧。2010年3月,在安排和辦理好一系列酒吧裝修與經營手續的他,很快自主創業經營的酒吧終于在家鄉岑鞏縣開業了,但是由于熱愛音樂,一心專研作詞寫曲的他,整天拋酒吧經營于不顧,最終經營無道酒吧停業。步入困境的他經朋友介紹,現于黔東南鎮遠縣魔巖酒吧駐唱。
熱心教師伸出援手 悉心輔導
楊恒由于熱愛音樂,一心專研作詞寫曲,并且在中國原創音樂聯盟網上發表過很多原創歌曲,一次的偶然的機會,他的原創作品被黔東南知名音樂作詞人黃昌松老師在網上看到,于是黃昌松老師便和他展開了交流,并從此成為了朋友。后來,在凱里學院熱心音樂教師鄭建安經朋友黃昌松老師介紹得知楊恒刻苦好學,對音樂執著且公然地放棄了國家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鐵飯碗”考試等有關事宜,于是鄭建安老師與黃昌松老師就決定免費對楊恒進行輔導,在鄭建安與黃昌松老師的精心輔導下,楊恒的音樂知識與唱歌水平不斷地得到了提升。
同時,因為有了專業老師的精心輔導與自身的艱苦努力,所以楊恒才能夠在眾多的黔東南原創音樂歌唱比賽選手激烈的比拼角逐之下,以優越的成績榮摘冠軍。
據了解,此次黔東南原創音樂歌唱比賽楊恒不僅榮摘了冠軍,而且賽事組委會還主動推薦楊恒與黔東南州著名歌曲作詞人玉鐲兒進行交流合作。楊恒表示,他將會繼續自己的“音樂之旅”,為黔東南州原創音樂“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文筱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