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深入實施“發展環境創優工程”
據州監察局消息為進一步“深化拓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打造成全省、中西部、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發展環境最優區域,黔東南州迅速謀劃實施“發展環境創優工程。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決心創優。國發2號文件定位黔東南州作為產業承接示范區,相比東部黔東南資源富集,相比西部黔東南大多縣市面臨“無自然資源招商”的難題,對此,黔東南州深刻認識到“產業承接“首先是“環境對接”,為搶抓住這歷史性發展機遇,黔東南州委、州政府“一把手”高度重視,決心在全州深化拓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啟動實施“發展環境創優工程”,努力把黔東南打造成全省、中西部、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發展環境最優區域。
二是高規格高標準啟動創優。為了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搞好與東部良好發展環境的承接,黔東南州“發展環境創優工程”首批以州委、州政府的名義聘請了來自蘇州工業園區、上海漕河涇高新區、昆山工業園區、中國開發區協會、科技部產業發展研究所等專家顧問為全州打造最優發展環境出謀劃策,傳播先進理念、引進制度設計、倒逼行政效能、促進招商引資是首批專家顧問的職責。同時,召開了州、縣兩級四大班子領導成員及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黔東南州發展環境創優工程啟動動員大會”,在貴陽召開了有中央和香港駐黔主要新聞媒體和網站及省、州主要新聞媒體和網站等42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的發展環境創優工程發布會,開設了“環境創優講壇”,下發了《州委州政府關于在全州實施發展環境創優工程的決定》,迅速啟動了發展環境創優工程。
三是找準載體抓手全力創優。創優發展環境,關鍵在于以開放的氣度求解“簡、優、限”。黔東南州深度吸納蘇州、昆山園區在“首問責任、全程代辦、終身服務”理念上創建起的 “招商專員”等好制度、好做法、好經驗,迅速以“單位創先進、崗位創標兵、窗口創示范、園區創一流、縣市創最優”“五創”為載體,全力提升服務水平;以“尋標、對標、定標、達標”“四標”為抓手,全力創優發展環境。目前,10個首批開展創建的州直單位嚴格按照“簡、優、限”的要求,對照保留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行政服務、行政處罰事項,按子事項逐項“對標創建”。如州交通局對上了福建莆田公路建設項目招標備案莆田4個工作日,以4天為標準開展創建;州發改局對上了西安市工業建設項目備案審批時限是5個工作日,在此基礎上縮短到3天開展創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