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雷公山 體驗原生態(tài)--國家級森林公園雷公山探秘
本港訊 (特約記者 侯天智 攝影報道)苗嶺主峰雷公山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境內(nèi)東部,海拔2178.8米,主峰距貴州省雷山縣城28公里,區(qū)內(nèi)生物資源豐富,生態(tài)優(yōu)美。現(xiàn)有原始森林72萬畝,已知的動植物有5000多種,被科學家們譽為“物種的基因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43種,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禿杉,是中國特有一類保護樹種,且是全國面積最大,數(shù)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強的一處,是中亞熱帶唯一的天然禿杉研究基地。
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雷公山,大片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雷公山是許多古老生物的“避難場所”,生物種類近2000種。已鑒定的植物有1390種,分屬273科679屬,屬中國特有的16屬。珍稀植物除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禿杉外,還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揪、馬尾樹、鐘萼木、十齒花、香果樹、水青樹、金佛山蘭、福建柏等。據(jù)有關專家綜合考察證實,雷公山已鑒定的動物有518種,分屬132科39目,其中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大鯢,獼猴、黑熊等。
雷公山的原始森林中,森林植物有54科、135屬、286種、14變種,具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濃厚色彩。有許多珍貴樹種:禿杉、花櫚木、小葉紅豆、楠木、裂葉白覃樹。蘊藏有多種經(jīng)濟價值高的植物,有營養(yǎng)價值高的獼猴桃和提取芳香油的木姜子;還肴許許多多的櫻桃、楊梅、甜包、板栗等野果。盛產(chǎn)天麻、黨參、雷五加、三七、杜仲、白芨、蛇連、血藤等名貴中藥材。動物有:白鷴、大狗熊、野豬、獼猴、穿山甲和角怪、娃娃魚、石蚌等兩棲類、爬行類動物,還有種類繁多的蛇類和昆蟲。
雷公山境內(nèi)有響水巖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原始森林茂密,四季百花爭妍,投身其中,宛若蕩漾在花的海洋。內(nèi)建有電站、水庫、賓館,基礎設施完善。景區(qū)旅游,一可登爬1983級臺階,感受山這巍峨;二可欣賞響水巖五級瀑布;三可沿途考察原始森林植被和苗寨風情。
雷公山曾贏得唐代詩人孟郊“苗嶺天下秀,半在黔東青”的美譽。偉大領袖毛澤東長征途經(jīng)苗嶺留下:“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的《十六字令》,把雷公山的高大、奇險刻畫得淋漓盡致、神秘莫測,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瞎想。雷公山自古就以林木幽深著稱。清代咸豐、同治年間,貴州苗族英雄張秀眉、楊大六率領苗民抗清起義,現(xiàn)存當年張秀眉點將臺遺址。昔日人跡罕見的雷公山,如今已辟出盤山公路,游人可驅車直達山頂。峰頂建起轉播臺,60米高的鐵塔,巍然屹立,直插云天。
雷公山巍峨挺撥,雄偉壯觀,森林蒼翠,溪水晶亮透明,瀑布垂直飛瀉,氣勢奪人,處處鳥語花香。在紅、白、紫玉蘭、杜鵑盛開的時節(jié),美不勝收。山下,到處分布著半坡苗寨,可領略迷人的苗族風情,主峰觀日出日落,云吞霧繞,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圖為雷公山境內(nèi)獨特的奇木怪樹和山間秀美的流水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