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三子工程”助推生態農業加速發展
金黔在線訊 在臺江縣排羊鄉的屯上村,提起村支書劉應田的稻田養魚,村民們就很來勁:“劉支書是我們的示范點,他帶領我們養的生態魚,市場價20元一斤”。
近年來,在臺江農村像屯上村這種通過樹立“綠色效益”理念,因地制宜抓好“三子工程”(菜園子、果園子、魚塘子)建設的村已經不是少數,他們把生態農業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突破口來抓,全面推進該縣農業駛入“快車道”。
建好菜籃子,菜青四季。該縣出臺優惠政策,向菜農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生產物資,幫助農戶銷售產品,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蔬菜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戶增產增收。目前,全縣種植商品蔬菜7.8萬畝,水果蔬菜保鮮儲藏庫可儲藏200萬公斤,年產值達9818萬元,蔬菜種植專業戶已發展到540戶,菜籃子工程不但穩定了當地市場蔬菜供求,而且開辟了農民增收新渠道。
建好果園子,果滿枝頭。該縣采取項目資金、招商引資、貼息貸款、群眾自籌等形式,按照“公司(協會)+農戶+基地”生產模式,引導農戶大力實施無公害果品種植力度。目前,全縣在臺拱、革一、排羊、老屯等鄉鎮已建成果樹種植面積達57868畝。其中:金秋梨34200畝,板栗9520畝,柑橘6165畝,李2980畝,枇杷1300畝,葡萄970畝,楊梅710畝,桃660畝,獼猴桃350畝,其他果樹1145畝,年產值達5500萬元。近年來,該縣果品銷售勢頭良好,臺江金秋梨在國內享有盛譽,遠銷廣東、湖南、浙江等地二十多個城市;臺江枇杷、葡萄、板栗相繼走進超市……
建好魚塘子,魚躍民富。該縣主要采取群眾投資為主,國家補助為輔的原則發展;加強縣、鄉、村三級領導,組建飼養協會和中介組織,負責飼養技術指導、管理和產品銷售聯系,做到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成立稻田養魚技術培訓工作組,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加大科技含量投入,確保全縣稻田養魚工程長期、高效發展。目前,該縣發展稻田養魚6132畝,年產鮮魚達645噸以上,主要分布在排羊鄉、臺拱鎮、南宮鄉、施洞鎮、臺盤鄉等鄉鎮,其中標準化稻田養魚面積達2200多畝,建稻田魚池1400多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