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安檢驚現“夾帶哥” 把打火機藏嘴里入場
騰訊網訊 對于一屆亞運會而言,除了賽事組織,安檢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這次廣州亞運會的安檢工作有多嚴?眾多走南闖北經歷過不少世界大賽的記者們常用這樣一句話形容“比北京奧運會嚴多了”。
這點從奔赴廣州起我就有所體會。在濟南機場過安檢時,指甲刀不幸被列入違禁品的范疇。雖然過安檢門時一切順利,但仍被要求脫下外套和鞋子檢查。而我后面的一位女士則因頭戴發卡而落得個披頭散發的下場。
進入媒體村,肉不能帶,酒不能帶,最“納悶”的是相機要沖著地面拍攝一張照片方可帶入。記住一定是沖著地面,沖著人絕對不行——推測此舉意在監測相機是否具有射擊功能。然而,讓眾多記者最郁悶的是打火機。記者恐怕是吸煙人士較多的一個行當,不少記者都屬于“煙囪”,因為不允許帶火機,而包括媒體村在內的相關場所又不提供火柴,因此,如何“!弊∽约旱拇蚧饳C就成了記者們最費腦筋的事情。
夾帶火機,最常用的是“機!睉鹦g。一位記者同行曾經夸張地在包內放了4個火機,不過這招效果并不好,屬于夾帶技巧中的最低層次。在不少“煙囪”看來,把火機藏到身上最保險,正應了那句最危險的地方就最安全,于是鞋子成了火機最常見的藏身之處。不過合腳的鞋子憑空擠進去個火機絕不是什么舒服的事,常見記者們在順利經過安檢后就迫不及待地找個避人的地方邊脫鞋,邊齜牙咧嘴地說:“可硌死我了!
最近在某場館有幸見到一位“夾帶哥”,可謂強人。此君在下大巴時還談笑風生,然而在通過安檢后表情卻突然變得不太自然,正當大家心生疑慮之時,只見此君從嘴里活生生吐出一個火機來,驚出眾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