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奧運門票來之不易 領導借助安眠藥入睡
華奧星空網站訊 一支正處新老交替階段的球隊去爭奪亞錦賽唯一一張直接通往奧運會的女籃門票,其中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籃協領導在日本期間也是“受盡折磨”,沒有吃過一頓踏實飯,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中國女籃在亞錦賽上經過艱苦卓絕的拼搏,在最后讀秒時刻以65比62險勝勁敵韓國隊,拿到了倫敦奧運會入場券。
這是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張入場券,也是三大球困難時期,由中國女籃,一支正處于大換血階段的隊伍拼殺出來的入場券,意義非凡,彌足珍貴。然而在這張倫敦奧運會門票背后,卻有著極為不平常的糾結與感人。
亞錦賽奪冠后,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和主帥孫鳳武熱情相擁(資料圖)
沒吃過一頓踏實飯 借助安眠藥入睡
從到達日本那天起,隨女籃出發的籃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時就沒睡過一個踏實覺。回憶起在日本亞錦賽的這些天,胡加時稱,“如同經歷了下地獄、上天堂的洗禮,每晚都要想事情,和教練組一起研究至深夜一兩點,甚至有時要吃安眠藥。天天吃不好,睡不好,緊張。”胡加時透露,次此日本之行,他的一大收獲就是減肥成功,“一下瘦了三四斤。”
這種壓力和緊張在籃管中心掌門人身上也能找到。在國內開完聯賽工作會,隨后趕到日本的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和副主任胡加時一樣,每時每刻都為倫敦奧運門票揪著心,每天的作息成了“奧運節奏”:白天與隊員同步,晚上和教練組捆綁,在日本竟然沒吃上一頓真正意義上的飯。“說實話,這次亞錦賽的伙食非常不錯,每天都有新鮮的魚蝦和各種美食,但我們真的沒吃出味來。”籃管中心綜合部主任徐嵐介紹。
單憑嘴上說,難以體會其中的糾結,但一看信蘭成在吃普通的西北褲帶面,能三下五除二一下“消滅”掉,一個肉夾饃也稀罕得不成時,你就知道他“被餓”了多少天。
“自尋”煩惱和壓力
這種自討苦吃的“被餓”和“睡不著”,都是籃管中心領導“自找”的。本屆亞錦賽,出戰的是一支大換血后的年輕球隊,從4月底組隊至比賽也僅僅4個滿月,隊中“90后”就有七八個,更為忐忑糾結的是,其中沒打過硬仗的“板凳”占大多數。
如此年輕的隊伍,打這樣的比賽,爭奪亞洲唯一一張倫敦奧運直通入場券,可想而知,作為籃管中心的領導,作為備受關注的三大球運動之一,中國女籃要是去不了倫敦,籃管中心領導身上的擔子和責任該有多大。單是球迷和網絡上的風暴也會讓他們面臨“口誅筆伐”的災難。
但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把中國女籃帶回世界前八的行列,籃管中心的領導班子執意堅持“以老中青隊員組隊,年輕隊員為主,老隊員為輔”的原則。
用這樣的一支新軍去打開通往倫敦之路的大門,困難與挑戰可想而知。
之所以會這樣堅定,原因就是“中國隊不能僅考慮眼前,應該在備戰倫敦的基礎上,把目光放過到2016里約熱內盧。”基于這樣的考慮,中國女籃在2011年組隊時,進行了徹底的大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