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血站采血娘子軍活躍天柱錦屏黎平各地
多年來,在黔東南天柱、錦屏、黎平三縣城里或農村的街頭港尾常停有一輛中巴車,車上幾位穿著白卦的人員從早到晚都在忙碌,這是一支常年活躍在街頭采血的娘子軍——天柱縣血站工作人員,人稱:“采集生命的白衣天使!”
天柱縣血站成立于2003年,現有職工11人,其中女職工8人,承擔著天柱、錦屏,黎平三縣的醫療臨床用血。8年來,職工們以采血、獻血,挽救病人為己任,認真學習和宣傳《獻血法》和《血站基本標準》,引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做好本職工作。在血站領導的帶領下,她們常年累月奔波于天柱、錦屏、黎平三縣城市及農村街頭采血不斷。
毎到一處,采血車一停,車邊設一個宣傳咨詢臺,筒易喇叭不斷地減叫,接待咨詢忙忙碌碌,對前來獻血的群眾驗血、體檢,一忙就忘了休息與吃飯。天氣熱了,溫度高達36℃,咨詢臺前支起一把遮陽傘在工作,為了防止群眾中暑,咨詢臺上備藿香正氣水、風油精。工作人員們衣服濕透了,靚臉曬黑了,但她們始終是帶著微笑;冰凍了,氣溫零下3至5度,一把擋風傘圍著,工作人員帶個小火桶照樣工作著,手凍了,用嘴吹吹熱氣又干,腳疆了,跳跳幾下又繼續工作……
車外氣侯惡劣,車內卻似舒適的港灣:有座位,有靠椅,有床位。安有空調,備有開水、礦泉水、白糖等,這是接待獻血公民的貴賓房。只要獻血佳賓走進車內,工作人員就會親熱地讓坐,遞上一杯甜蜜蜜的糖水,輕松地與其嘮嘮家常,使每一位獻血者感到舒適、愉快,輕輕松松地血獻。一次,一名士兵小伙獻血時出現暈血現象,姑娘們微笑著和他聊家常,道軍營,不時遞上糖水勸著喝,幾分鐘后,士兵小伙快樂地獻完血……
鮮血庫存是有時限的,過了期的血液不可去用,盡管天柱血站采血不斷,血液充足,但有時也出現血型短缺現象,為此,血站工作人員成為血型短缺時的“應急鮮血庫”。 2005年冬天的一周,天柱、錦屏兩縣病人突劇,B、O血型告急,為滿足臨麻病人需求,血站工作人員剛從鄉下回來,顧不上休息,當晚自個采血,連夜備車送去,為醫院解了燃眉之急。8年來,血站女職工累計獻血9600 毫升,人均獻血1200毫升,為拯救病人的生命奉獻出自己的愛心。
為使轄區不出現血荒,天柱血站工作人員“女兵”帶頭,經常深入機關、社區、學校和部隊廣泛開展無償獻血知識講座和咨詢活動,利用世界獻血日、5.8紅十字日和防治艾滋病宣傳日廣泛宣傳,8年中,上街宣傳2800余次,制作標語210余幅,印發宣傳單22余萬份,制作展板50余塊,使無償獻血工作得到了廣大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天柱、錦屏、黎平三縣出現父子獻血、夫妻獻血、兄妹獻血、生日獻血、結婚紀念日獻血、老兵退伍獻血等的感人場面。
天柱血站自成立以來,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經營下,血液采集達2萬多人次,采集血液350多萬毫升,為臨床提供有效血液 175000多個單位,成分輸血率從建站前的15%提高到100%,超過省衛生廳85%的要求,無償獻血率從建站前的50 %提高到100%,農村獻血率已達40%以上,血液合格率達100%,保證了三縣臨床急救用血安全和需要,使許多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患者重新點亮生命之光,重新煥發生機活力,給許多瀕臨破碎的家庭帶來了幸福快樂。(龍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