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巖洞“泥腿子”侗族大歌隊榮獲“山花獎”
元月5日晚,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晚會在海南省?谑懈栉鑴≡号e行。燈火輝煌、可容納1230個座位的劇場,座無虛席。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原生地、來自田間地頭的貴州黎平縣巖洞農民侗族大歌隊的11名歌手,身著侗族盛裝走向舞臺,向觀眾獻上了一曲優美動聽的侗族大歌--《蟬之歌》,清泉般的歌聲久久回蕩在?谑械纳峡,數百臺照像機、攝像機爭相拍攝,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巖洞農民侗族大歌隊指導老師吳再鋒上臺領取了“山花獎”獎杯和獎證。
據悉,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是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黎平縣巖洞農民侗族大歌隊于2011年4月7日至11日參加在四川綿陽舉辦的中國原生態民歌盛典暨中國民間文藝第十屆“山花獎”系列活動中榮獲金獎,直接取得“山花獎”評選資格,并由專家認真評選得到的,黎平縣巖洞農民侗族大歌隊獲得此殊榮,是侗族民間文藝迄今唯一獲得的國家級最高獎項。
據黎平縣巖洞鎮黨委書記楊正熙介紹,貴州侗族大歌2009年9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后,作為人類共同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的原生地黎平縣巖洞鎮的侗族社區,村村寨寨都有歌隊,農民傳唱侗族大歌已成為當地的一種自覺文化行動。呈現出“歌隊多、節日多、歌賽多、聽眾多、傳歌多”的景象。巖洞這支農民歌隊已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從該歌隊組建以來,已多次赴美國、日本、奧地利、俄羅斯、瑞士等二十多個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受到國際音樂界的高度贊揚。(陸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