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攝影家眼里的梵凈山20年變化(圖)
本港訊(方凱生 記者 黃桂花) 1986年,
圖:20年前的梵凈山
今年55歲的顧順先酷愛攝影,是貴州省攝影家協會的會員。據介紹,1986年12月,中國攝影函授學院第一期結業,包括顧順先在內的20多名學員冒雪來到梵凈山考察。顧順先雖然是貴州人,但是從未來過梵凈山,他被蘑菇石獨特的姿態吸引住了。這時候的蘑菇石是青黑色的,石塊上的輪廓,無論大小清晰可見……沒有人為留下的痕跡,保持著原始的風貌。
老顧當時很激動,舉起手中的相機進行拍攝。從梵凈山回來后,他拍攝的題為《梵凈山蘑菇巖》入選《貴州風情》赴加拿大展覽。
圖:20年后的梵凈山
今年6月份,老顧又來到了梵凈山,這是他事隔20年后再次來到這里。還沒有到達山頂,他心中的梵凈山仍然是20年前的樣子,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處女峰”。但是,結果卻令他很失望。
蘑菇巖開始發白了,石塊身上的大小不一的輪廓絕大多數不見了,蘑菇巖由此“變瘦”。此外,人為“破壞”留下的痕跡也可以見到,在巖石局部上依稀可以看到“到此一游”的詞句……
圖:老顧向記者展示自己的攝影作品
看到蘑菇巖這般樣子,老顧心中很難過。回來之后,他根據所見所聞,對蘑菇巖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總結了三種原因。
首先,自然風化嚴重,這是不容置疑的;其次,人為破壞嚴重。此外,可能還有酸雨危害的因素存在,但這一點需要有關專家鑒定。
目前,老顧正在整理相關材料,為挽救梵凈山蘑菇石建言獻策。他呼吁有關部門采取對策應對蘑菇巖的變化,特別要加大投入,加強監管,減少人為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