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進入申報“世遺”候選序列
10月9日,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今年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35項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貴州占有兩席,貴州侗族大歌以及茅臺酒釀造工藝已經正式進入中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候選單位序列,相關正式文本和申遺片已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具體結果將在明年9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
以多聲部、無指揮、自然和聲為主要特點的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創造,是國際民間藝苑中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是人類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986年10月,黔東南州民間侗族大歌合唱團走出國門,出征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執行主席約瑟芬·瑪爾格維茨聽了大歌后激動地說:“在亞洲的東方一個僅百余萬人口的少數民族,能夠創造和保存這樣古老而純正的、如此閃光的民間合唱藝術,這在世界上實為少見!
(周靜 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