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縣四大舉措助農增收
近來,
一是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引導農民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心打造農產品優質品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全縣糧食總產量11萬噸、發展優質稻8萬畝、優質油菜5.5萬畝;烤煙種植1.2萬畝、收購煙葉3.3萬擔;新建標準桑園1300畝、社會產繭量85噸、完成繭子收購25噸,創辦示范點18個。
二是推廣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大力發展優質脫毒馬鈴薯、優質無籽西瓜、特色無公害蔬菜、中藥材、經果林等特色種植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進程。已發展蔬菜種植7.25萬畝,實現總產量9860萬公斤,反季節蔬菜基地6000畝;優質無籽西瓜1.9萬畝;實現甘蔗生產1000多畝,超級稻1萬畝;優質無籽西瓜2萬畝;優質小米0.1萬畝;發展果樹高接換種1000畝、總產量1500萬公斤。
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業服務體系。舉辦各類種養殖(植)培訓班,培養出科技致富帶頭人5000余人;積極創辦示范點,組織農民參加種草養牛、種桑養蠶、沼氣及三沼綜合利用、油菜免耕栽培技術、品種改良等技術及法律法規培訓200期,培訓5萬人次。同時發展和完善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和農業行業協會,提高農業市場化組織程度。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0家,成員464名,出資額達101.36萬元,帶動了廣大農戶脫貧致富。
四是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培育壯大“牛老大”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幫助農民走產業化經營道路。近年來發展養牛示范戶1000戶、綠肥種植5.6萬畝、平衡配套施肥22萬畝、秸桿還田9萬畝、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30萬畝、人工種草4萬畝;其中:種植皇竹草7500畝、牛鞭草3000畝、飼用玉米2500萬畝、秋季引草入田2.2萬畝、其它兼用型牧草5000畝、草山改良5500畝、推廣青貯飼料6.5萬噸、優質飼料推廣1.2萬噸、推廣3000畝皇竹草、3500畝黑麥草。
(潘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