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苗族第一縣的浪漫與激情
上海僑報網消息 不到臺江,體會不到苗疆的浪漫與熱烈,在人類最古老的情人節——苗族姊妹節上尋找一見鐘情的緣分,在施洞獨木龍舟的競渡里體驗水的激情,在反排木鼓舞的節奏中感受生命的歡欣雀躍……這個四月,請帶上美好的期待,一起去尋找苗疆腹地的浪漫與激情。
臺江,史稱“苗疆腹地”,因其保存著完好的苗族原生態文化體系、苗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7%而被譽為“天下苗族第一縣”。境內山高谷深,氣候溫和,森林覆蓋率達68%,是貴州省十大林業縣之一。
臺江民族風情古樸濃郁,苗族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豐富多彩的節俗,令人驚嘆不已的苗族服飾與刺繡,成就了這個民族“文化藏在身上,史書從頭讀起”的美麗傳說。依山傍水的吊腳木樓建筑,淳樸和諧的禮儀風范,內涵豐富的鼓笙曲舞,深邃神秘的苗族曲藝“嘎百福”,以及多次榮獲國家大獎的反排多聲部情歌……這些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令臺江揚名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定臺江縣為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列入世界“返樸歸真,回歸自然”十大人文旅游景區之一。
改革開放后,臺江作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縣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外專家學者、媒體和攝影大師,成為旅游者心中的苗疆勝地。臺江縣委、縣政府主動尋求突破口,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在充分保護、挖掘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業,走“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之路。目前,臺江的反排木鼓舞、姊妹節、獨木龍舟節、舞龍噓花節、多聲部情歌、銀飾刺繡等一批優秀苗族文化品牌已蜚聲海內外。
2006年,新一屆臺江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了“旅游興縣”的發展戰略,由原生態民族文化單一性開發向民族文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等綜合性開發轉變,把臺江建成集休閑、度假、觀光、攝影、科考、探險等于一體的旅游勝地。出臺了多項優惠措施,加強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工作,整治旅游硬軟件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構建和諧旅游社區。
作為西接“凱里城市經濟圈”、東接“三板溪湖苗侗原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北接“舞陽河山水風光名勝古跡旅游經濟圈”、南接“雷公山苗族文化生態旅游經濟圈”的旅游中轉站,臺江正以神奇瑰麗的美景和浪漫熱烈的民族風情恭候中外嘉賓。
僑報世博記者_陳麗偉 發自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