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促文化產業發展
中國經營網消息 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對改革領域做了較細的分類,分為: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等。其中,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的關系較大。在中國,文化有事業和產業之分。
中宣部部長劉云山9月初曾表示,在強調文化公益性事業特點的同時,又要“堅持以市場為主導,通過完善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繁榮文化市場,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我們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進國產動漫振興、數字電影基地等重大工程建設,發揮骨干企業對產業的帶動作用。注重培育各類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努力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市場環境。充分發揮非公有制企業在資本運作、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優勢,鼓勵和引導非公有資本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
相信這些政策,都是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公報所提出的,“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產業既然負載著豐富的意義,同時又與市場相關,因此文化產業今后會面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和賺錢的機會。只要不突破“政策許可”的框框,誰能被納入重點領域,誰就能獲得多種資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