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走了 愛情的糾結還在
10月31日凌晨,內地女歌手陳琳的尸體,在東壩奧林匹克花園三期701號樓被發現,據稱她是跳樓自殺,終年39歲。關于陳琳死因,其生前好友原梓菲稱“可能之前的感情失敗對她打擊很大,她一直在調整。”歌手高明駿的妻子也說,之前死者因感情問題來找自己。因此,眾人紛紛將陳琳的死因歸咎在了一個“情”字上。
在北漂歌星中,陳琳以《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而走紅。陳琳的成功,得歸功于沈永革。這個早年留學日本,曾成功運作了酒井法子在中國的市場推廣的北京人,在1994年認識陳琳后,不惜重金力捧,一年后和其相愛結婚。期間兩人都被視為是緋聞的“絕緣體”,恩愛有加。2006年陳琳曾深情地說:“沈永革這么多年來無私幫助我,我要為他寫一本書,把我們的愛情故事公布于天下。”可惜陳琳這本書還沒有寫出來,就有媒體在2007年拍到了沈永革與旗下藝人岳夏甜蜜共進晚餐,甚至還有親密動作的照片。于是,陳琳寫好了與沈永革的離婚協議書,宣告她和沈永革10多年的戀情走向終點。2009年5月15日,陳琳在博客中公開了新的戀情,“我和我的愛人——張超峰是在音樂這條路上認識,相愛的。聽樂隊音樂我受他影響,聽電子音樂他受我影響。”知情人士稱,2009年7月24日,陳琳正式與張超峰辦了結婚手續,兩人并在張超峰的湖北老家辦了婚宴,隨后定居北京。
對于今夏新婚的陳琳而言,本應有一個新的開始,卻不曾想她竟以此種方式離我們而去,難道她的再婚之路并非她自己說的那么甜蜜幸福?難道圈內人士透露“陳琳自殺前她和她老公其實是在鬧離婚”的內幕是真的?因為喜歡陳琳的一些歌曲,我致電一熟識陳琳的晚會導演,該導演證實,陳琳再婚很不幸福,其實她在潛意識里還是愛著前夫的,為了前夫她的身體都瘦了許多。想想也是,要不,陳琳為什么會在前夫生日的當天選擇縱身一躍?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愛的自由,有的人遠走高飛、私奔離家;為了愛的升華,有的人吃苦受累、忍辱負重;為了愛的永恒,有的人舍生取義、以身殉情。尤其是重情重義的女人,她們把婚姻當做愛情的歸宿,把婚姻當生命的全部。一旦愛情婚姻失去,就覺得自己失去了生活得價值。如祝英臺,為了愛自殺殉情,如杜十娘,為了婚姻含恨跳水。連自詡開明的現代人,對此仍有很重的心結。《中國自殺狀況及其對策》的調查數據就顯示,中國每年28.7萬自殺者中,50%左右是因為愛情婚姻出了危機。
婚姻最可貴的是“你情我愿”,最脆弱的也是“你不情我不愿”。于是就有女權人士提出,對于婚姻,“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隨時準備著和另一半分道揚鑣,另覓良緣,要樹立離了誰都一樣快樂的心理素質,自如和達觀的過好自己下一段的婚姻生活。有人這樣說了,有人照著做了,可是再婚的生活并沒有她們想象的幸福。因為常寫情感文章,所以總有一些不幸婚姻者想我傾訴再婚的痛苦。比如說,三十到三十五歲離異的中年婦女再婚,都想找一個年紀相當的男人,而這樣的男人,沒結婚的要么在社會上什么也不是,女人看不上;要么是“鉆石王老五”,待價而沽,女人被看不上;結婚離異的要么生理有問題,要么性格有缺陷,即便什么都完好,還要面臨雙方子女、老人的情感關、經濟關,很多人弄得身心疲憊,本想找個避風港灣,結果往往是“捅了馬蜂窩”。
其實,除了子女問題、老人問題、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還有一個女人的心理問題。女性思維偏重于感性,也就是說社會上很多的女人通常是感情用事的。一個她愛過或者愛過她的男人在她心目中的形象通常是難以改變的,他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容顏變老,也不會隨著光陰的輪回變心,因為在女人的心里,那一刻的魅力是永遠停滯不前的。所以每當女人在現實的感情遇到不順利的時候,她都會想念舊情人。當想起舊情人時,一般人都會想起他的好,想起那溫馨的時刻;那溫柔的吻;那深情的擁抱;而忽略了為什么當初會訣別;忽略了曾經的傷害;忽略了彼此的差異和分歧。因此,很多再婚女人,總愛把現任丈夫跟前任丈夫作比較,比來比去,常常會得出“一個不如一個”的結論。哀莫大于心死,萬念俱灰之下,難免做出失去理智的舉動。
除去明星的光環,陳琳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她也渴望一個男人用一輩子和她談情說愛,她也想和這個男人結婚生子,她也愿意關心這個男人的衣食起居,她也擔心這個男人會天馬行空。可是這個男人偏偏就天馬行空了,她已經無法拽住他馳騁的韁繩,于是她無奈的選擇了撒手。之所以無奈,可能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是名人的成分。
名人的婚姻“每個階段都攤在鏡頭下。”不但沒有了隱私,就連最私人的生活都被媒體輿論以比平常婚姻嚴厲許多的標準“監督”著。也許沈永革與岳夏當年真的沒有在一起“干點什么”的心思,硬是讓媒體給撮合了,而且讓陳琳相信了,所以陳琳才會一氣之下提出分手?也許沈永革與岳夏當年有些“貓膩”,但沈永革是抱著“吃了就走”的心理,準備“白吃”一回,不想被媒體逮到,“事實勝于雄辯”,沈永革沒有了“回家”的機會,陳琳為了尊嚴只能忍痛休夫?
從心理學上講,高智商往往伴隨著高敏感、高脆弱,這類人往往自我要求較高,物質生活豐富,交際圈子相對單一,思維方式較單純。他們往往有光鮮的社會角色,需要在眾人面前維護較好的形象。這時候自我往往被壓抑,表現更多的是超我狀態。如果沒有媒體的“關照”,沈永革和陳琳會不會像平常夫妻一樣,床頭打架床尾和,“掀開舊的一頁,書寫更加輝煌的明天”呢?幾年過去,陳琳發覺當初的決定就是個錯誤,是被媒體誘導的一個錯誤?因為另結新歡,已沒有退路?因為新歡不如舊愛,因而心灰意冷?因為特殊身份,明星的社會支持系統相對狹窄,沒有更多的朋友和家人給陳琳以支持。各種壓力形成一次次的心理沖擊,卻找不到排遣途徑,巨大的壓力使生命不堪重負,于是陳琳選擇了一種極端解脫方式?
從一個普通人的思維出發,婚姻神圣而私密,沒有必要向任何人交代,但是到了明星身上,越是不交代,媒體越是有興趣,越會捕風捉影。“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這一次是陳琳,下一次會是誰?
(李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