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網絡等你來參與
站在新年第一天展望2010的網絡生態,我們必須從對過去一年的提問開始:如果沒有網絡,2009年我們的生活是否依然如故?
或許,你從來不上網,只是聽說過有這個東西,偶爾好奇想上去探索一下;或許,你上網只是玩玩游戲、調劑生活;或許,你上網是為了看新聞、看論壇、看博客,但從不參與討論;或許,你已經習慣從網上獲取新聞,習慣在論壇里和壇友互動,經營著自己的博客空間。
不同的“你”有著不同的網絡認知,誰也無法把自己的體驗強加到別人頭上。但是在公共生活領域,共識卻正在形成:網絡已然成為推動公眾表達、制度變遷、社會公正的重要力量。
個案往往是網絡的引爆點。過去的一年里,被富家少年撞死的譚卓、不甘受辱憤而刺官的巴東女服務員鄧玉嬌、寒流中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湖北大學生,還有站在樓頂上以汽油自焚來抵抗強拆的成都女子唐福珍,他們都成為眾多網民關注的焦點,并在一波波尋求真相、公正的網絡壓力下,獲得了以往難以想象的相對正義。
截至2009年11月,中國網民數量已達3.6億,而且這一數量還在以20%的速度增長,他們在網絡上的每一次點擊、每一個回帖、每一篇文章,都代表著一種自我表達。3.6億網民匯聚在一起,就是我們曾經無比熟悉的“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只不過,我們在一個虛擬的空間相會。
這樣的相會和碰撞,更需要每一個網絡參與者都能夠理性、自由的表達,能夠貢獻更多的智慧。正如2006年美國時代周刊曾經把電腦那一端的“你”作為封面人物一樣,今天,互聯網最重要的依然是“你”的更深參與。
接下來,網絡的開放性、個性化會越來越明顯。2010年,會有更多的個性化產品提供出來,隨時表達自我的微博會更加廣泛運用,2.0的趨勢會更加明顯,網民的內容會占到更大的比重。
2010年,不上網的“你”會觸網嗎?已在網上的“你”會開通博客、微博,開始表達自我、與朋友交流嗎?會積極參與論壇討論、發帖回帖嗎?當“你”所在的社區、城市需要你的時候,你會有所行動嗎?
(張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