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貧富班” 多么可惡的設定(圖)
(資料圖片:貧富班不同的課本)
(資料圖片:貧富班不同的課本)
◎本港評論 廖強
日前,安徽靈璧縣一些小學被曝存在“貧富班”現象。家長交3000元錢,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教室內設置空調、彩電、DVD等教學設施,不交錢的孩子就要去擠近百人一間教室的大班。(《重慶晨報》 1月6日)
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說法,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教育的公平性應該是最不容褻瀆的。可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一步步的侵入學校,“有教無類”已經變成了“有財無類”,許多學校用實際行動,向學生們灌輸著“有錢就是爺,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思想。
孩子們是一塊璞玉,他們有著不可限量的未來,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最終會落到他們身上,可前提是他們必須得到正確的、公平的的引導,而教育無疑是影響他們未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們的教育不但要讓他們學到有用的知識,更要細細雕琢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從小建立正確的、健康的人生觀。而學校中“貧富班”的出現,無疑是一種對孩子最不負責任的做法。
在中國,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富人與窮人在社會地位上的不平等更是不言而喻,可這絕對不是一種好現象,貧富差的持續拉大只會讓社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從而影響社會安定。可是“貧富班”的存在,讓孩子們從小就接受著不公平的對待。富人的孩子可以坐在寬敞、嶄新的教師中,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這樣的“富人特權主意”教學會給他們留下怎樣的影響,而那些擁擠在上百人一間教師的窮苦孩子們,他們又會如何看待這個社會。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貧富的兩級分化,激化社會矛盾。
被曝光學校校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貧富班是歷史遺留問題,主要是部分家長不同意取消。多么可笑、多么無恥的推脫,家長們只是希望孩子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難道學校只有通過收取贊助費,開放“貧富班”才可以保證教育質量嗎?學校不應該是出賣知識的“超級市場”,“贊助費”的存在本就是個錯誤,把責任推給家長更是極度無恥、極度可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