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窮忙族”漲工資是縮小收入差距的契機
各地“兩會”召開在即,多個省市傳出“漲工資”的風聲,江蘇省在全國率先確定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記者從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從2010年2月1日起省內各類地區的最低工資漲幅超過12%。此外,北京市、重慶市、東莞市等也紛紛表示初步具備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條件。(《經濟參考報》1月26日)
“忙的昏天黑地、掙的可憐兮兮。”倘若你符合這個標準,你或許就是“窮忙家族”中的一員。而對于舒緩“窮忙一族”的生存重負,最直接的就是“漲工資”——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只有這個群體手中有錢花了,“窮忙族”,才能瀟灑起來。
如今,“窮忙族”終于盼來了福音,全國多個省份正在醞釀實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公共政策。隨著全國各地漲工資政策的陸續登場,不僅能讓“窮忙一族”享受到錢包一天比一天鼓的快樂,也能讓社會大多數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更為重要的是,與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精神相當切合。“漲工資”正是體現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正如權威人士分析的那樣,上調企業員工最低工資標準,于國于民于企業都是利好消息,是多贏之舉。
盡管給“窮忙族”漲工資的消息,得到了專家學者、輿論以及普通網友的一致喝彩,但在追求以公平、正義為目標的社會中,我們更應把縮小貧富差距和實現共富最高追求理想和目標。而全面推行調高最低工資標準,依據現有國情,恰恰是縮小收入差距的良好契機。
我們不妨利用給“窮忙族”漲工資的難得時機,在縮小行業間以及企業內部收入差距上做足文章,這不僅能盡早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愿境,也能讓“窮忙族”變成“富忙族”,具體做法是:一方面,盡快縮小普通行業與壟斷行業的工資差距。特別像電力、電信、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而某電力集團公司普通職工的年薪可達到15萬元,相當于全國職工年均工資的10倍。因此,要想盡快解決行業間收入差距,政府必須痛下決心,敢于向既得利益“開刀問罪”,徹底扭轉歪曲的工資形成機制。
與此同時,縮小普遍員工與企業高管間的工資差距。據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一項最新調查顯示,2009年度深圳企業間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的總體差距為21.5倍。收入差距逐步擴大的趨勢,已成為全國普遍現象,數字顯示,石油、電信等壟斷企業內部的收入差距已經接近5倍,差距最大的為石油行業,個別企業最高收入者與最低收入者的差距接近100倍。縮小兩者收入差距的關健,改革現有企業薪酬制,公司高管工資要與績效等掛購,并規定合適的收入差距倍數。
當然,提高企業員工最低工資標準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架構過程中,政府要有縝密的管理思維和智慧,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細節問題:譬如,受惠范圍有多大,農民工、私企業職工、家庭保姆等是否包括在內;還有,在實施過程中,工資薪酬增長率要適當高于GDP增長率;此外,要嚴格控制CPI,不要讓工資增長建立在通貨膨脹基礎上等等。
(吳睿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