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質與量的對決讓職場一地雞毛
近日,由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聯合人民網所作的一項月度跟蹤調查顯示,薪資福利偏低成為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的首要原因,占總比例的35%。從地域來看,廣東、上海和北京成為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比例最高的三個地區。(2月24日《中國青年報》)
從畢業生離職比例最高的職業,諸如餐飲、娛樂、銷售、生產、運營、房地產經營等職業來看,其職業門檻都極為低下,沒有大學文憑都可以干。本來,這些職業是一億多新生代農民工熱衷的職業,由于他們輟學較早,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僅有中學文化水平,或者是中專文化水平,他們不愿再像其父輩那樣頭戴安全帽、手持鐵鍬在工地上干體力活而生存,他們理想的就業取向便是上述職業。而實際情況是,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與新生代農民工去爭奪飯碗,薪資水平低下又不愿長久面對,顯然是造成大規模離職跳槽現象的重要因素。
職業薪資的高低往往決定于職業的門檻,門檻越高,其薪資會越高。所謂“一招鮮,吃遍天”,畢業生的技能素養是決定其就業取向的籌碼。沒有多少技藝只靠一紙文憑的畢業生,只有去低門檻的職業謀生。
畢業生技能素養的低下大致有主客兩個方面的原因。
客觀方面,全國范圍的大專院校專升本、中專升大專導致大量偽大學的存在,其師資力量的粗陋和專業設置的投機性從上游決定了一些大學制造出來的畢業生質量也是粗陋的;另外,一些大學為了擴招,不擇手段,對家長蠱惑宣講,盲目承諾就業前景,大幅度下拉入學門檻,讓大學里充滿學績低劣的中學生。
主觀方面,畢業生在校期間,自身缺乏理性的自我規制能力,崇尚享樂,互相攀比,好吃懶惰,不問學業,對于電子游戲尤其癡迷,沒日沒夜地玩電子游戲,有的玩出了頸椎病、腰椎病,還有的甚至穿上尿褲玩,連上廁所都懶得去。
綜上所述,一方面,畢業生如同成千上萬的螞蟻涌向就業市場,由于無學無能,只能選擇低端行業,作為臨時跳板;另一方面,職場上,畢業生們心中不滿“負翁”、“月光族”的生活,成千上萬的畢業生躁動著要跳走,期望有了經驗,搖身一變,從而進入高收入行業。畢業生們狼奔豕突,今天在南,明天在北,如同水中遭遇高溫的魚蛙,越是不停竄動,越是熱燥難耐。為此,畢業生的數量的龐大和質量的低下讓職場一地雞毛。
(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