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外文縮略詞 是不是也該把"CCTV"屏蔽了?
央視在NBA和CBA轉播中已經進行了修正,4月4日的CBA季后賽半決賽中,央視的解說中已經規避了“CBA”,直接稱比賽為“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據悉央視已經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在以后的轉播中必須屏蔽一些外文縮略詞,例如“NBA”、“CBA”和“F1”……(4月6日《今日早報》)
“NBA”、“CBA”等外文縮略詞以其方便、易記以及國際通用的特性,一直被媒體和普通人所廣泛采用,比起“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拗口、繁瑣的中文全稱,外文縮略詞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也著實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
央視轉播屏蔽外文縮略詞的吊詭舉動確實令人費解,是出于保護漢語等傳統文化的目的,還是怕廣大觀眾看不懂這類縮略詞,亦或是對外文的一次“封殺”?
倘若是為了保護母語,目的與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不過如此做法的效果幾乎為零。我并不是崇洋媚外,恰恰相反,我一直反對目前全國上下的英語熱,將英語擺在過于重要的位置,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可是在全國上下“盲目”學英語的熱潮之下,僅憑屏蔽電視轉播之中的外文縮略詞無異于螳臂當車,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要想真正保護母語等傳統文化,就該將漢語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引發國人的足夠重視,對于英語學習做到有針對性,“按需學習”,而不是一味地一刀切,強制每個人都必須得學習英語,人為地將英語的位置拉高。屏蔽外文縮略詞的舉動無異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既沒號對脈,更是下錯了藥。
如果是怕有少量觀眾看不懂這類縮略詞,從而進行屏蔽,那還真得感謝央視的細心與人文關懷,只不過這樣的細心與關懷多少有畫蛇添足之嫌。喜歡籃球的觀眾肯定都會知道“NBA”、“CBA”的意思,而對于那些壓根不關注籃球的觀眾,就算將“NBA”改為“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他們照樣還是不會關注。所以說屏蔽縮略詞除了給電視臺主持人增加些許轉播工作量之外,確實沒能給廣大電視觀眾帶來哪怕一絲一毫的益處。如若真想奉獻電視臺的細心與關懷,還不如努力去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與減少惱人的廣告時間。
至于說到對英語的“封殺”,更是找不到任何理由與苗頭,再說英語是世界語言,想“封殺”可能也難免力不從心吧!
鑒于此,確實再難尋覓屏蔽外文縮略詞的緣由,至于唱的究竟是哪一出戲,自然就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只是“CCTV”貌似也屬于縮略詞之列,是否也該被屏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