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不必為房子發愁,房價自然水漲船高
北京部分公務員被曝能夠以內部價購買住宅,水利、電力、無線等單位的家屬樓的價格是4500元/平方米左右,而周邊的二手房價格,要4萬元一平米。
能以市價十分之一的價格買到房子,公務員的福利真不是蓋的。公務員自己買房不費力氣,自然也就不必為高房價擔心。難怪有關部門總是唱控制房價的高調,但房價卻是一個勁的往上漲。遏制高房價的政策出了不少,真正落實的卻沒幾個。公務員都不必為房子發愁,體會不到房奴的痛苦,當然也就不會把遏制高房價當回事了。
公務員能夠以內部價購買住宅,權力無疑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各政府部門可以低價拿地建集資房,而普通群眾卻無法享受這一待遇,只能向開發商購買價格高了十倍的商品房。權力沒有用來平抑房價,反而用于自肥,這如何能讓群眾滿意?讓所有人都跟公務員一樣,以內部價買房,顯然不可能,但要對付高房價,卻并不是沒有辦法。
公務員的低價購房福利涉嫌權力自肥,自然應該取消。他們應和普通群眾一樣以市場價購房。當執行者對高房價有了切膚之痛,遏制高房價的政策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落實。如果國土、住建等對房價負有監管之責的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都能與房價掛鉤(成反比),我們還需要為房價擔心嗎?
同樣的,很多出現監管問題的領域,正是由于監管效果并不涉及監管工作人員的利益,無論好壞都不用擔心,才導致監管失職瀆職現象屢見不鮮。賞罰不明,獎懲不力,正是監管問題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
(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