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馬蘭奇 用公平公正的魅力感染了一個時代
在全中國都在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離去的同胞默哀的日子里,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因心臟衰竭而離開了人世。一日之內,我們送走了很多同胞,也送走了給中國體育乃至中華文明留下許多美好回憶的薩翁,這些難過顯然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2001年7月13日,是令中國人終身難忘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天,中國成功申辦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而那一天,令人記憶猶新的是被趙本山在小品中演繹的很滑稽的那句“不定(北京)”和80歲高齡的薩馬蘭奇。也是從那一刻起,薩馬蘭奇與中國體育以及中國人民之間的關系完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升華。這種升華已經突破了一個老頭與一個古老民族之間的個人感情,而是上升到了令人震撼的體育精神與中華文明之間的交融。
很多人依稀記得,當年鄧亞萍獲得奧運會冠軍時,這個西班牙老頭戴著慈祥的面孔,像長輩一樣親吻著鄧亞萍的場景。相信那一刻,薩翁的舉動感動了很多人,因為在那一瞬間,沒有政治,沒有歧視,有的僅僅是一個長輩,一個體育管理者對于一名優秀運動員的熱愛,而這種表達,也正是薩馬蘭奇征服中國體育以及中國人民的魅力所在。
我們說,薩馬蘭奇是中國人的朋友,并不是他給了中國體育多少幫助,反倒是,他在世界體育運動發展中的公正態度,成了友情誕生的基石。因為,在充斥著各種色彩的體育世界里,薩翁能夠頂住無數的壓力,保持一個中立的態度,讓中國體育在奧林匹克世界中有了一個公正客觀的生存環境,是彌足珍貴的。也正是老薩的這種堅持,讓他成了中國乃至世界都紛紛認可的奧林匹克大師。
羅格說,薩馬蘭奇是一個導師。這個定位其實并不過分。因為,對于很多國家來說,薩馬蘭奇的個人魅力是這些國家體育走向世界,融入奧林匹克這個大家庭的引導員,他用不帶任何色彩的體育內涵,感染了很多國家的人民,也正是這種感染,令奧林匹克逐漸地走進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奧林匹克精神也從體育世界走向了整個地球的文明之屋。
很多人在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對薩翁離開的紀念,事實上,真正的紀念,應該是奧林匹克世界能夠繼承薩翁執掌國際奧委會21年留下的精神財富。體育不是政治,它所能夠傳遞的僅僅是一種精神的發散,這是體育的本質和內涵,而任何脫離這個紐帶的認知,都會讓奧林匹克成了某些團體的政治動物或者經濟動物,這種脅迫是可怕的,是會讓奧林匹克失去自我而成了傀儡的毒藥,而惟一的解藥就是薩翁對待體育的公正和專業。
沒有人知道,薩翁的離去將會帶走什么,但肯定有人清楚,當一個時代結束時,一些慌亂的情緒總會試圖成為接班人,這是薩馬蘭奇離去的遺憾,因為,他帶走了靈魂,也帶走了那些曾經令人驕傲的真諦。我們紀念薩馬蘭奇,也希望他能夠在天堂祈禱,奧林匹克能夠繼續走在他曾經創造輝煌的大路上……
(傅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