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操隊“年齡門” 出來混 誰來還
因為董芳霄年齡有假,國際奧委會決定剝奪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隊所獲得的體操女子團體銅牌,對于國際奧委會的這個決定,中國體操協會表示“很痛心”,并且說自己一向奉公守法、嚴守制度,這次純粹是因為退役后修改年齡一事是董芳霄與其家長個人行為所導致。以前那種鋼牙利嘴的否認沒有了蹤影,反而大談起如何遏制不正之風來。
這里有兩個常識需要提一下。首先,我們都知道要是這事兒真的是冤枉的,中國體操協會不跳腳才是有鬼。何以這態度能夠如此前倨后恭,這必然是被人抓住了痛處。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上網搜索的話,還能發現另外一位體操運動員在參加省市一級運動會上,年齡還是很小,等到奧運會之時,她已經神奇地長大到了可以參賽的歲數。有了網絡真是件壞事,因為網絡是有記憶的。痛處何在,相信不用明說。
另外一個常識是,女士們誰也不想隨便把自己的年齡往大里說,除非是在小姑娘的時候裝成熟、或者需要達到某個年齡線才會如此。到了可以自己做主的時候,自然還是想把自己的年齡改回正常歲數,至少對于姻緣來說算個有利條件。
您看,兩個常識就足夠說明這件事的性質了,到底事實如何,相信諸君自有判斷。實際上這在體育圈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很多領域都是如此。我們是不是總是聽說足球的少年隊、青年隊取得不錯的成績?那是田忌賽馬的戰術,用青年隊混充少年隊、成年隊混充青年隊去打仗。可惜的是,真到了成年隊就一塌糊涂了,而且足球這東西不能在三個年齡段按照三局兩勝的制度決定最終勝負。
江湖上有句話叫做“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問題是這個黑鍋誰來背?從中國體操協會的態度來看,這個黑鍋恐怕只有讓董芳霄來背了。這個很好理解,如果這次認了錯,大概以前的獎牌都會被懷疑,連鎖反應是件很可怕的事。只是理由稍顯可笑而已,居然是改年齡是個人行為——在中國的戶籍制度以及舉國體制的狀態下,這要不是一個系統工程才是活見鬼的事情。但這也不算太可笑,畢竟我們這里還出過“躲貓貓”之類的事情,在這方面墊底的肯定不是中國體操協會。
但這事兒倒是讓我想起前段時間體育界發生的另外一次風波。那是在冬奧會上,女子速滑的周洋取得金牌之后,首先感謝了父母,說是這塊金牌能給父母一個好一些的生活。這話惹得某位領導不滿,聲稱應該先感謝國家。當時我說過,在舉國體制下的體育金牌,確實應該先感謝國家,這是一句正常的話,但周洋只不過說的是人話而已。既然要求先感謝國家,而人家也不負所托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真到了出事的時候,怎么這黑鍋就背在了一個曾經為國爭光的運動員身上?
在一個以金牌戰略為體育國策的地方,就會出現這種怪事。且不說為了獎牌的頂峰而犧牲青春的那些沒有能夠出成績的運動員,就是這樣的情況也足夠讓人寒心。
(五岳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