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長井長成功升井源于“讓領導先走”
7月31日13時30分,黑龍江雞西市恒山區恒鑫源煤礦發生一起透水事故,事故發生時井下共有26人,除生產礦長和值班井長成功升井外,24人被困井下。該井在2010年被列為關閉礦井,目前,礦長及管理人員已全部被警方控制。(8月1日《東北網》)
看完這則新聞大家都會深感奇怪,為何同在井下唯有我們的兩位領導能成功升井呢?莫非事故發生的瞬間,即便在如深淵的井下,也必須毫不動搖的本著“讓領導先走”的原則行事?否則,生產礦長和值班井長的成功升井,實在讓人捉摸不透,也實在有些不可能!
在7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為促進安全生產工作,溫家寶總理曾指出企業領導要輪流現場帶班,煤礦和非煤礦山要有礦領導帶班并與工人同時下井、升井。領導與工人一起下井,可謂意義和作用重大。它不但體現了“干群一家”,還有著“有難同當”的深刻意味!
然而,事實不容樂觀。接二連三安全事故的發生再次告訴我們,一些企業的領導并沒有和我們的工人在一起,而是置身于工作一線之外。相比而言,恒鑫源煤礦此次發生的事故,則又讓我們看到了另外的一番情景!領導們確實下井了,但極具諷刺的是,工人們依然困在井下,領導們竟毫發無損和無驚無險的成功升井了。
不過,對于領導們的成功升井,我們也大可不必驚訝!因為“讓領導先走”的例子,已不少見了!“讓領導先走”,實際上在危難發生時刻之前與之后,就給領導們專門安排了一條“綠色通道”。所以,領導們雖下井了,雖美其名曰與普通職工打成一片,但他們的人身安全卻有絕對的保證!也正是有了這條特供領導的“綠色通道”,我們的領導才會成功升井,同時還帶給了我們一個安全事故發生后的奇跡。
(夏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