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丑說90后映射中國女性三大悲劇
張藝謀導(dǎo)演在電影用人方面一向很謹慎,從《紅高粱》里的鞏俐到《一個都不能少》里的魏敏芝,再到《英雄》《十面埋伏》等里的章子怡,張藝謀在電影選角色方面可謂獨到精致,不僅打造了像鞏俐、章子怡這樣的國際巨星,還留下了諸多電影界曠世之作。直到最近一年拍的《三槍拍案傳奇》由于主角小沈陽的飽受爭議,使得整部影片也一直不被觀眾看好,同時也無疑讓張導(dǎo)形象大打折扣。在最新即將上映的《山楂樹之戀》中電影女主角靜秋的選擇讓老謀子回憶起來可謂感慨萬千啊。一句笑談“現(xiàn)在的孩子越生越難看,漂亮姑娘都不和帥哥生孩子,全去找煤老板、有錢人、老男人。所以現(xiàn)在的90后,真長得不行”,一來確實道出了選女主角時的艱辛,二來無疑從另外一個層面道出了屬于這個社會的悲劇,某種程度上更是中國女性的悲劇。
悲劇之一、與“錢”有關(guān)
為了選擇一個眼神如山泉水般純凈的形象,張藝謀甄選了五六千名藝校學生,但卻沒一人符合條件。娛樂圈與清純有關(guān)的明星儼然瀕臨滅絕,然而把視角投放在稚嫩的廣大藝校學生群里,想挖一根苗子出來,卻難上加難。讓人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究竟怎么了。都知道大凡古代名留青史的美女大多與權(quán)貴有染,現(xiàn)在社會更是一樣,美女似乎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大多傍有錢有勢的男人,這其中不乏底盤敦厚,外表猥瑣的老男人。說也奇怪,不知何時起,煤老板似乎成了有錢人的代名詞,提起煤老板不少人則可以大大釋放自己積壓許久的“仇富”心態(tài)。姑且不論煤老板的是與非,看看年輕一代女性都留給人什么“拜金”形象了。
清純不清純與錢本無關(guān),只可惜有些人天生不是富二代,又想追逐驕奢淫逸的富貴生活,自己又好吃懶做無所事事,迫不得已只能使用老天爺賜給自己的長相身體。傍個大款啊,吃喝不愁的。利欲熏心之下,一朵本鮮艷的花朵,咚,不小心給一坨牛糞給攬去了,牛糞里頭是有營養(yǎng),但過多金錢圍繞下,花兒最終還是敗了謝了。瞧瞧,那過分使用化學物品的面孔下,藏著一顆多么丑陋的心吶。這也難怪張藝謀的法眼,美女怕是選擇了錢,就等同于葬送了青春了。學校也只是一個縮影,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淪為“二奶”“三陪”在天上人間安享歡樂,為了“錢”現(xiàn)代年輕女性可謂豁出了老本,受非議不說,自己還得無奈地看著青春也隨之逝去,一去不返。畸形成長的代價是慘痛的,一心向錢看的部分中國女性,注定會演繹一場悲劇。
悲劇之二、與“性”有關(guān)
不知道是現(xiàn)在年輕女性早熟還是什么,看現(xiàn)在90后那一代對性的取舍讓人寒心吶。人常說,貞潔是女性最后一塊自留地,特別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依舊占據(jù)主流的社會,某種程度上,女人的貞操觀甚至等同于生命。然而,事實上,對性的取舍90后有著他們自己的看法。這些也并不是老謀子能法眼甄破的。性,在人們看來敏感的詞匯,卻毫無羞恥感的在某些人的生活當中泛濫著。男人說,酒后可以亂性,女人說,亂性之后即可隨性。話說,煽了男人的嘴,也無法區(qū)分出關(guān)于愛情的是是非非。聰明的女人會把愛恨情仇跟性分的很開,然而悲劇的是現(xiàn)實中有很多女性真的是一個字“蠢”,以為為了愛情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換來愛情,以為愛情需要的不只是情路,更有一條灰暗的性路。不知道是現(xiàn)在年輕人的價值觀作祟,還是女性的貞潔觀迷失,這個時代,處女似乎只是個幻覺,處不處已經(jīng)不是個人問題,更是時代悲劇。無奈面前出現(xiàn)了那么丑陋的一幕,然而這一切又能怪誰呢。
要說張藝謀這句話也有錯的地方,現(xiàn)在的小年輕不像他想的那么簡單,沒有人會傻到把自己的第一次留給一個糟老頭子。或許對于性,她們還保留著一點選擇權(quán)利。付出性可以換來金錢,這沒錯,但沒有人會愿意用貞潔去換金錢。她們當中有那么一大批人都會選擇過早的談戀愛,把戀愛視為性的處女地,為了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可以不考慮一切付出。但,有那么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愛的人竟然是那么的“無能”時,或許會選擇狠心決裂,或許會被狠心拋棄。錯誤的感情,錯誤的付出,葬送的不只是情死,更是“人”亡。當有人選擇放棄自己,選擇隨性,整日以奢華骯臟的麻木姿態(tài)熬過一生時,不難看出其中蘊含的悲劇。
悲劇之三、與“德”有關(guān)
道德跟法律還真是一對偷情男女,按理說道德根本沒有資本跟法律對簿公堂,但事實上,道德的涉足的領(lǐng)域,只能讓法律空嘆息。有趣的是,當男的扯上關(guān)乎道德的種種,人們似乎都能網(wǎng)開一面,但女性倘若不小心卷進去,就會亂一團麻。誰是誰非,沒有人能給出最準確的鑒定。任由道德,任由輿論,女性就會陷入不救之地。韓寒說,讀者激發(fā)了他的母性,因而他才會表現(xiàn)出獨到的性子,讓廣大讀者為其癡迷。韓寒說的沒錯,道德有時表現(xiàn)出對女性的偏頗傾向,也是因為人類內(nèi)心的母性使然。
90后長的不行無可厚非,誰讓她們那么迷戀非主流,那么喜歡火星文,她們給了腦殘一詞一個很好的落腳點,受到譴責也在情理之中。她們在宿舍里裸身子,甚至有人裹著浴巾去公共食堂打飯,還有人穿著比基尼上大街,在這些公眾殺傷力面前,她們個人的地位是可恥的,是卑微的,如此這般自毀形象還污染大眾空氣自當受到譴責。但,有一種道德的約束力卻讓她們很無奈,她們眼里的老男人,或許沒有旁人眼里想的那么猥瑣。調(diào)查會發(fā)現(xiàn),她們眼里的老男人并非真的老,也并非真的富有,往往是那種年齡比她們大幾歲,卻很“Man”的男人,那種男人成熟,懂得疼人,富有安全感,當然絕大部分經(jīng)濟條件也比較穩(wěn)固。她們的選擇本來沒什么,但卻有破壞別人家庭之嫌,她們還沒有經(jīng)歷婚姻,只是知道,老男人在有氣無力的呼喚,幸福在召喚。她們在追求愛情,這有什么,但這個時代給出的判斷句,會很殘酷,一不小心就會演繹海藻式悲劇。面對法律,她們是強者,即使被羞辱強暴,報警之后,罪惡的男人被關(guān)進牢獄了,三年兩年就出來了,或者有些地位,有些金錢,使倆小錢很快就出來了。但她們呢,將會忍受道德一生的冷落,仿佛失去貞潔那一刻就已經(jīng)鋃鐺入獄,在這里受到的訓斥,不受金錢,不受時間所控,一切就是這么殘酷。面對道德,她們顯得是那么脆弱不堪,這個社會是在日趨文明,但文明的代價想必也是女性的道德反駁史,這里會融有很多女性血與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