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天價巡視費越描越黑
貧困縣和“天價巡視”反差太大
財新《新世紀》周刊披露湖北省委巡視組在秭歸縣巡視20多天花費80余萬后,輿論反應強烈。近日,秭歸縣、湖北省委巡視組分別就此事作出解釋,以求澄清疑問。但是,相關解釋卻相互抵牾,自相矛盾,給人以越描越黑之感。
據《中國青年報》9月15日報道,湖北省委巡視辦和省紀委正在聯合調查此事,結果并未出來。但湖北省委巡視辦一位肖姓主任則對記者指出:“據我初步了解,巡視組還是按規章制度在辦事,沒有違規、超標的情況發生。80多萬元包括了秭歸縣過去辦事的經費。”
他同時解釋稱,報道涉及高額費用“主要部分用于改善秭歸縣的辦公條件,被誤認為接待費用”。省委巡視組到各地巡視時,所有辦公用品(包括電腦)和通訊費用等,都自行負擔。秭歸縣為此購置的打印機等,巡視組都沒有用,因為巡視組自帶有打印機。
另據《人民日報》報道,秭歸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鄭之問稱:“打印機等設備實際上是縣委辦為辦公需要所購買,并非專門買給巡視組的。而購買防水運動服是由于巡視組在秭歸時下雨,巡視組成員已自付。”
對為巡視組“購買平板電腦”一事,鄭之問稱,實際上只買了幾個類似U盤的存儲設備。據《人民日報》稱,湖北省紀委已派人前往秭歸調查此事,“到底多少有待調查。但如果巡視組確有變相旅游的行為,省紀委將進行查處。”
上述說法,相對于此前秭歸縣官方對財新記者的解釋,可謂翻云覆雨,大相徑庭。
首先,省委巡視組和秭歸縣委辦關于“設備費用”的說法自相矛盾。記者當初在秭歸縣采訪時,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鄭之問稱,之所以添置打印機等設備,是為了巡視組工作使用,“他們也不可能隨身攜帶這些設備”。現在省委巡視辦官員卻說,這些設備由巡視組自帶。到底帶了沒有,能否盡快給公眾一個交代?
秭歸縣關于省委巡視組消費的清單顯示,“設備購置”一項,有平板電腦10臺,共計20060元,備注一欄顯示“省巡視組用,并帶走”;手機2部,共計6400元,備注“省領導購手機”;上述設備,是否被“省巡視組用,并帶走”了呢?省委巡視組和秭歸縣委對此一直閃爍其詞,缺乏正面回應。
其次,“接待費”一項,雙方的說法也相互矛盾,并有意回避。秭歸縣委辦《關于解決省委第六巡視組進駐秭歸工作經費的請示》明確,經秭歸縣財政局賬務審核,最終加蓋公章確認,省委第六巡視組進駐秭歸期間,“共開支各項費用80.19萬元”,其中,“接待費”為370193元;住宿費56988元,煙55條3550元,酒30件112056元。
但同是秭歸縣委辦,9月9日向財新傳媒記者的解釋卻又變為,巡視組開支總計114490元。其中住宿費一項,也降至18180元。假定湖北省委巡視辦肖主任關于“55條煙主要是縣里自己占便宜”的說法成立,那么價值11萬元的酒呢?這種當地“產量最低、品質最好”的濃醬兼香型白酒,到底誰喝了?肖主任和秭歸縣對此卻語焉不詳。
第三,就“外出考察”費用,有關說法前后差別甚大。秭歸縣委辦申請報銷的明細表中最早如此記錄:外出考察費接近14萬元。其中,支付旅行社88500元,“18人到三峽、重慶、廣安等地”;支付市港航局35000元,用于“三峽至重慶旅游船租費”;外出餐費4255元;鄉鎮考察進餐12166元。
但此后,秭歸縣委辦卻向財新記者解釋稱,所謂“外出考察”,是因秭歸系三峽庫區,“為指導該縣三峽移民后續工作規劃實施,縣委特邀請巡視組赴重慶庫區的巫山、云陽、萬州等地考察,考察組一行19人(其中巡視組8人)為期5天,花費64520元。”秭歸縣對同一費用的兩種解釋,讓“外出考察費”少了一多半。這一多一少,到底真相如何,不妨等著看湖北省紀委的調查結果。
第四,更為可疑的是“防水運動服”購置費。該費用被列入“禮品”項目。果如省委巡視辦肖主任所言,該費用巡視組成員已自付,秭歸縣委辦為何還要請縣財政報銷?同時,秭歸縣此前報銷清單顯示,購置某品牌襯衫9件,總價8100元,供“省巡視組領導”使用。這一費用到底是否存在,省委巡視組到底用了沒有,公眾至今依然一頭霧水,不明就里。
或許,最值得注意的是秭歸縣委辦向財新記者的解釋:此次80多萬元費用,除了巡視組消費,還包括歷年及今年以來縣委辦的其他接待開支。這倒與湖北省委巡視辦肖主任的上述說法互相吻合。
但是,依政策要求和慣例,黨政機關公務開銷,除了要列入財政預算,經人大審議,同時還實行“一事一審核”或“一年一審核”。把自己部門的開銷扣在權力更大的省委巡視組頭上,秭歸縣委辦哪來如此膽量?假如此事為真,那么“三公消費”預算豈不形同廢紙?
總之,對湖北省委第六巡視組巡視賬單一事,不僅秭歸縣委辦前后說法不一,相差甚大,而且秭歸縣委辦對媒體的解釋與湖北省委巡視辦官員的說法,也很不一致。到底是秭歸縣委辦被冤枉,還是省委巡視組“被消費”?只要全面徹底調查,相信不難查清楚。